出租车经营权应该公开拍卖!——江锡钰
据蚌埠日报和淮河晨刊3月30日报道,我市将增加315辆出租车,其中200辆交由市交投集团经营,其余115辆车的经营权按照质量信誉考核等指标,择优分配给6家出租车公司。为此,市有关部门于3月29日下午举行了听证会。这次听证会听证的只是要不要增加出租车的问题,至于讲很多人都盯着的115辆车经营权分配的问题,并没有在听证范围之内,这是必须明确的,是不能浑水摸鱼的。
我之所以说这115辆车很多人都盯着,是因为这其中有巨大的利益空间。谁都知道,时下一辆出租车经营权的转让价格已经攀升至40万左右,115辆车就是四五千万,这么大一块肥肉,说没人动心思打主意,那谁也不信。以至于还有两位亲友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帮他们搞个牌照。试想,那些有分配出租车经营权的人,这两天受到的困扰该有多大,手机都不能开了吧。
我不明白的是,这115辆车的经营权为什么不拿出来拍卖,为什么要“择优分配”给私营公司。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我们喊了多年,为什么到关键时刻就打瓤了。
我们可以说,出租车行业是公共交通行业,有一定的公益性,但公益性并非天生排斥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而6家出租车公司,也不是慈善机构,赚钱必然是他们的“第一要务”。我要是出租车公司老板,一下收到政府送的这么大的礼,那嘴都要笑歪了。一辆车的经营权之所以能卖40万,那是因为它可以带来比40万更高的利润。如此高额的资产凭什么就白送给6家私营公司。
所以,我以为这115辆出租车的经营权应该公开拍卖,价高者得。如果不是公开拍卖,那6家公司就是拿出这115辆车经营权价值的一半用于“公关”,也捡了一个大便宜。这也正是上上下下都在盯着这块肥肉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为了防止腐败,南京、合肥等地都是将出租车经营权公开拍卖的。我市要想避免腐败的产生,唯有公开拍卖。如果真像某些人说的那样,目前政策不允许拍卖,那就全部交给国有的交投集团经营好了,至少,这笔资产还在国家和全民的名下,政府以后还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形式调度这笔资产,也不至于流入少数人手里。
至于所谓“按照质量信誉考核等指标,择优分配”,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说是“绕眼子”也许有点武断。但一家没有质量信誉的出租车公司,政府就该将其罚出场;讲质量重信誉本该就是出租车经营的“起步价”。
一个众人关注的出租车经营权问题,考验着执政者的政治智慧,也考验着执政者的清廉度。当然,也希望有关部门不要低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视力。 说的有道理 本帖最后由 开心就好1234 于 2011-4-1 16:23 编辑
江锡钰,是我敬佩的一位新闻工作者,他的观点我完全的支持和赞同!出租车营运户头应该公开的拍卖,方显公开公正公平!我在补充一下,如果公开的拍卖可能会抬高蚌埠出租车户头的价格,这些新加的车辆应该无偿的拨化给公共交通公司,确定户头属于政府所有,盈利属于公共交通公司,用于补充财政对公共交通补贴的不足让广大的市民受益。不知道论坛的网友们怎么看? 支持LZ意见 我不明白的是,这115辆车的经营权为什么不拿出来拍卖,为什么要“择优分配”给私营公司。 坚决支持江老师意见,强烈要求公开拍卖。 公开拍卖部分人员到哪混钱。 希望是好的,不过是不可能实现的 要是更改一下出租车的交班时间应该会比增加车辆要有用些吧 本帖最后由 闲人人 于 2011-4-1 17:06 编辑
3月29日下午,蚌埠出租车新增运力实施方案听证会举行。市运管处在听证会上提出方案:拟增加315辆出租汽车,车型为奇瑞A5。其中200辆由市交投集团进行公车公营示范经营,计划上半年投放;其余115辆则根据质量信誉考核等指标,择优分配给全市6家出租车公司。
单选投票, 共有 142 人参与投票
距结束还有: 99 天43 分钟
1.赞成
78.87% (112)
2.反对
21.13% (30)
你已经投过票,谢谢你的参与
以上是比比谁矮帖子的网友投票结果。
严重同意 支持楼主,不过我更希望普通民众也能参与拍卖,而且不得重复得标!也就是说一个民众只能参与一辆车的竞标,这样也缓解了部分劳动力,人人都有事做,社会不是更和谐? 我的观点是:增加的出租车全部公营,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作为蚌埠出租行业的示范车。另外加大对公交车的投入,公交先行。 哎,虚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