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喜欢坐进口品牌轿车?
在社会各界多年对公车私用的讨伐声中,公车的数量、公车的费用却依然故我地在不断地增加中。国产品牌的还不行,必须得是国外豪华品牌的。一句话,只买贵的,不买对的。2009年6月份,国家有关部门就规定,各单位新配备、更新汽车“自主品牌汽车比例应达到50%”。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政府采购中,自主品牌汽车比例却少的可怜。以奇瑞为例,2009年,该汽车在政府采购中所占比例,仅为当年政府采购总量的2.3%左右,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其实,对于政府采购,我国法律还规定,负责招标的采购部门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生产供应者以及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为了保证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充分体现公平竞争,必须具备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参与投标竞争。可是,我们的一些政府采购,却让有关的法律法规成了一纸空文。某市规划局在对办公大楼改造工程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国内公开招标,就明确要求“空调主机必须为进口品牌,产品为进口或合资产品”。其实,随便打开任何一个政府采购网站,几乎都能够看到指定品牌采购的招标或中标公告。有律师说,“政府公开招标采购公车指定品牌的现象,在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是非常罕见的,但在我国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汽车不光是用来坐的,还是用来体现级别身份的。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有关条文里表露出来的。2004年印发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的规定》明确,正部级干部配备排气量3.0升(含3.0升)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副部级干部配备排气量3.0升(含3.0升)以下,价格35万元以内的汽车;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2.0升(含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最近有传闻说,上述标准将修订,配车价格将有所降低。但是,无论标准怎么变,干部坐什么档次的车都是按照级别定的。中央国家机关有配车标准,地方又有什么标准?地方的标准是“自己定标准”。好比说县级市,市长级别不过是处级,如果参照“中央标准”,恐怕连桑塔纳也不够资格配。但是,地方领导有自己的算法,其会按照地方领导的层级次序“套用”上层的标准。比较通行的标准是,地方一把手以及领导班子成员配奥迪,地方局处长配帕萨特、雅阁,一般公务用车是捷达、桑塔纳……由此,你会看到一幅奇特的场景,许多县级市长到北京来“跑部钱进”,乘坐的却是与正部级干部同样的奥迪专车。从使用角度,10几万元的汽车与30几万元的汽车都是在路上跑的,30几万元的汽车不可能比10几万元的汽车在“工作效率”上高3倍。说穿了,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高档车比低档车更富享受性与面子性。中国的公车问题之所以乱,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公款怎么用往往还是领导说了算。一首:春天里 , 唱进多少人的心里~~~~~~~~~~~~ 其实大部分人是崇洋媚外的,但的确好多外国的东西质量是好,我们无奈,前进的路还很远啊! 大部分人是崇洋媚外的 地方一把手以及领导班子成员配奥迪 山寨版的太多。 买好车不怕,关键是花的老百姓缴纳税款 中国特色! 在我们国家等级制度是比较利害的。 国产车不行 据说在韩国,马路上跑的基本上韩国车。要是坐日本车,就有口水淹死你!!!这是为什么呢??? 老百姓出钱谁不买 据说在韩国,马路上跑的基本上韩国车。要是坐日本车,就有口水淹死你!!! 我说真的 国产车太 那个了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