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SLR 发表于 2011-1-14 14:15:25

像这样的活动我建议搞个淘宝之类的支付方式在家就可以支付 一来不用跑银行 二来也不用见面还有不会因 ...
封口蜡 发表于 2011-1-14 14:12 http://www.ahbb.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点子不错,要是遇到我就坏了,因为我不会使用淘宝支付

stay 发表于 2011-1-14 14:15:25

唉。。。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真悲哀。。。。

闲人人 发表于 2011-1-14 15:12:38

楼主抓紧发个活动方案我们将积极参与。

麦克狼 发表于 2011-1-14 15:28:55

回复 1# 利剑出鞘


    搞爱心活动别忘了通知我!切记!

将军肚 发表于 2011-1-14 16:17:37

本帖最后由 将军肚 于 2011-1-14 16:18 编辑

一切美的基础,在于一颗和善而乐于助人的心,有爱能包容,无爱枉一生,爱的世界里,宁静又祥和。

利剑出鞘 发表于 2011-1-14 16:25:42

回复利剑出鞘


    搞爱心活动别忘了通知我!切记!
麦克狼 发表于 2011-1-14 15:28 http://www.ahbb.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活动定在本周日你可以看看关于开展“爱心募捐”的紧急通知

bendan520 发表于 2011-1-14 17:15:37

请问一下共产党的领导们这时候去哪里去了?你们一顿饭都是上万,难道就不能支持支持这样的家庭?

蚌埠老师 发表于 2011-1-14 17:21:35

科技,英文叫Science & Technology,也就是科学与技术。从中国历史看,即便我们承认所谓的四大发明,那也都是属于技术层面,中国迄今为止都缺乏科学层面的创造。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绝大多数都是针对Science层面的“发现”,而很少针对Technology层面的“发明”。因此中国大陆迄今无法获奖也就不难理解。


科学发现通常是无法申请专利的,而是作为人类理性的成果,供全人类共享。中国人基因中的实用主义使得中国人更看重技术而忽视科学。技术发明可以来自于偶然的奇思妙想,甚至“天启”;但科学则来自于人类最根本的理性。



有人做了一个比喻,如果把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众多技术发明比作一个个金蛋的话,那么人类凭借自身理性建立起来的科学体系就是那个下金蛋的鸡。养好了这只鸡,下金蛋是必然的,什么时候下、下多少则是偶然的。相反,中国人关注的是金蛋,而非那只下金蛋的鸡。花了很大力气去研究人家的金蛋,最多也只能做到模仿、山寨。因为没有下金蛋的鸡,所以搞出金蛋则成为一种逻辑上的偶然了。



科学虽不能确保产生所有的技术发明,但却能帮助鉴别技术发明的真伪和好坏,因此“打鸡血”,“水变油”,“永动机”等等所谓的“发明”在科学面前便无法立足,而对所谓的“传统医药”保持适当的谨慎则是合乎理性的。



科学训练主要来自于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而中国今天的大学教育是什么样,相信大家有目共睹。至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差不多已成为公认的笑话。中科大、清华的本科班基本成了欧美名校Ph.D.的预科班。



Culture这个词翻译为“文化”,而在生物学领域翻译成“培养基”。从某种意义而言,文化就是培养基。而能够培养出Science的文化,个人认为至少必需包涵两个特征:个体的自由和集体的理性。

4083834 发表于 2011-1-14 17:49:08

。。。

wyl771105 发表于 2011-1-14 17:52:17

我来了   ok   我太忙了   我走了   再见      有空在见    我走了    再见      我有空在聊   再见   有空在聊你    我

酱油男 发表于 2011-1-14 18:08:39

表示同情,

叼着香烟谈文学 发表于 2011-1-14 18:09:43

感动中

天路 发表于 2011-1-15 09:08:19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悟所事事 发表于 2011-1-15 09:27:11

这个要顶。
爱心要人人奉献。

横竖有理 发表于 2011-1-15 10:52:39

众人拾柴火焰高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我不知道蚌埠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困难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