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不知道用什么标题、还是大家看看该用什么标题好!
本帖最后由 冬天的雨 于 2010-5-28 20:18 编辑时间:某日
地点:蚌埠
人物:美国人。中国某大学生
内容:几名美国青年在某公园游玩,这时走来一名大学生和美国青年交流,本想也许是学生之间交流一下英语,想不到的是该大学生说-英语:我嫁给你你能把我带到美国吗?美国人惊讶、无语。
我汗
大家说说这是什么现象 沙发,走人 崇洋媚外。 贱人一个。 人家小妞喜欢 黑粗壮的黄瓜 我也汗 楼主还能听懂英语~~:lol 人家只是间接的想去美国而已,要不然平白无故谁带他去,典型的套近乎 崇洋媚外~~~~~~ 我看是拿洋鬼子开涮的。 标题就叫‘涮洋肉’ 你在哪转载的呀,不知道真假。 本帖最后由 数学家诗人 于 2010-5-29 03:42 编辑
首先回答版主问题:
这个是好现象,封闭了五千年的民族,在蚌埠这个远离国际化的小城,终于有人开始对外开放了,蚌埠人开始像海外殖民了,这个女孩可以用自己的基因去增加华人在美利坚的比例了,她可以像世界推销中国文化了,对于这个民族走向世界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先进的国际主义行为,却是鼠目寸光的人所能看破的,更不是嫉贤妒能的人能够(不好听的我不说了)
lz是版主,我不敢严重反驳,但是我建议最好把前后上下文说清楚,我觉得两个人一上来也不会立刻谈婚论嫁吧,总归要谈上很久才能说这种事情吧。
另外lz又是如何知道他们是美国人,而不是英国人,或者其他English speaking country或者甚至不是English mother language的。因为这点很重要,世界文化千差万别,而眼界有局限的人往往会把中国当做一个整体,外面所有世界当做一个对立整体,认为外国人都是一样。如果他和英国人说,那对方可能震惊,如果她和澳洲人说,对方可能以为就是个玩笑,或者这个学生本身也在开玩笑。
还是稍微批判一下以上的几种典型回复吧:
首先,如果有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就不屑于和这种观点辩驳了:
说一些简单的观点,如果没有走出过亚洲的话,可能根本看不出来,中国现在仍然还是闭关锁国的,这是相对其他国家而言,因为正常的国家本国的外国人比例已经本国人在外国的比例大概在5%到10%,你看看蚌埠人,当然可以说改革开放了,但是开放是对于 冷战文革的完全自闭而言的,实际上开放的很少很少。异族通婚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是很正常的,“崇洋媚外”这个词就显得国人骨子里的自闭。 当然了,明眼人如果硬要找优势的话, 也可以说,这个学生要是嫁到美国,以后逢年过节拖家带口回来蚌埠,可能会大规模消费,给蚌埠市场注入血液,刺激经济发展,而这一点我在前面根本没有提,因为这对于民族融合的大问题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的 这个帖子,嘿嘿,说实话,有点假。 起名遇到一个“剑人”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