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男孩和盲人女孩,交出了一张接近满分的“人生答卷”
原创2024-06-26 14:25·上游新闻6月24日,2024年重庆高考放榜出分,曾被医生预言“活不过18岁”的轮椅男孩罗睿燊拿到了343分,激动不已的他说:“超出预期了!”无独有偶,6月25日,安徽高考成绩出炉,盲人考生郁晓楠文化课考试成绩为330分,超过省内普通高校招生音乐表演专业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郁晓楠对上游新闻记者说“挺满意的”。罗睿燊和郁晓楠的高考成绩或许并不像热搜榜单上的那些高分考生那样耀眼,但他们已经用超出常人的努力,书写了一张接近满分的人生答卷。高考不只关乎成功,还预示着成长。若干年后回望,往往发现最难忘的,不是分数公布的那一瞬间,而是在无数个备战高考的昼夜中,教会我们的奋斗不息、自我强大。今年是安徽盲人考生郁晓楠第二次参加高考,因为与梦想大学失之交臂,她勇敢地选择再考一年。与普通考生相比,郁晓楠的备考过程更为艰难。她需要把知识点打成盲文,再用双手摸盲文进行学习。答题时,她也要使用特制的盲文写作工具,完成“一个人的高考”。她说:“人要从一而终,就是喜欢一个学校就努力地把它当做你的目标去追寻。”受疾病影响,罗睿燊不仅丧失了身体活动能力,连大脑思维也远比不上同龄人,要和同龄人一起学习、考试直至高考,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在轮椅上考出343分的成绩,不仅超出了预期,也给旁人证明:他遭受疾病的困扰,被生活的厄运暴击,但依然积极向上,顽强努力。不言山穷水尽,永远柳暗花明。“轮椅上的高考”“一个人的高考”,像他们这样的特殊考生,在今年的高考考场上还有很多,分数并不能完全体现他们的价值,他们的精神比成绩更可贵,更让人值得钦佩。郁晓楠的理想是日后能为残障群体发声,为和她一样的残障人士带来更多支持和便利。她也希望自己参加高考的选择,能够给其他残障人士带来引导和鼓励。“我觉得每一个像我一样选择参加高考的孩子都很勇敢,跨越了我们自己的世界”。罗睿燊的父亲在其19岁生日这天写下了一封3000多字的长信,鼓励他“继续把命运的嘲弄远远地甩开,继续乘着风浪勇往直前”。罗睿燊、郁晓楠等人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坚持和爱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有梦想,有坚持,就有可能实现。高考的力量会一直与他们同在。他们的故事,也激励着每一个人,无论身体是否健全,都能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考场内外,每一个拼搏的今天都值得期许,每一个奔跑的背影也都应该被尊重。当多年后回想起往昔挑灯夜战、手不释卷的日子,我们都会记得,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自己曾多么奋不顾身,庆幸在那最青春的岁月追光前行,不负青春。翻过了高考这座大山,还有更多的群山,一路向前也许会碰到许多关隘,但不失决心和勇气,就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在往后的人生路上,冲刺高考时那个不服输的自己,会始终是我们面对任何难题时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鼓励着我们追寻不被定义的人生,交出不辜负自己的人生答卷。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victory:追光前行,不负青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