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让淮河文明之光穿越历史、照亮未来
(本文来源:“蚌埠市博物馆”公众号、《文化月刊》)蚌埠是淮畔明珠城、璀璨珍珠城。作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蚌埠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禹风厚德传古今,汤汤淮水孕珍珠;七千多年前,双墩先民在蚌埠创造了神秘的刻画符号映出中华文字曙光;四千年前,大禹在蚌埠劈山导淮、会盟诸侯,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两千年前,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决战于垓下之城,奠定了汉王朝伟业;六百多年前朱元璋定鼎凤阳,龙子湖畔的汤和墓出土元青花瑰宝......随着津浦铁路的开通,蚌埠迎来城市新生,崛起为全国交通枢纽城市和皖北商贸重镇。在新时代,蚌埠人民正激发城市精神,凝聚创新力量,一方面全力打造“创新之城·材料之都”。
一、蚌埠市挖掘文物价值,深化学术研究:
蚌埠是中国早期文明和淮河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地,是淮河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蚌埠市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建“淮河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依托蚌埠考古成果及馆藏文物资源进行相关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019年5月,蚌埠市博物馆成功承办“淮河古代文明研究——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与史前雕塑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外7个国家的6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50余家国内外媒体齐聚蚌埠,聚焦双墩文化,从多领域、多角度对双墩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与史前雕塑进行研讨,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小陶人”被考证为我国已发现最早的人物陶塑作品。新华社、人民网等中央、省市40余家新闻媒体聚焦会议,引起了国内外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蚌埠市博物馆围绕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钟离君柏墓等重大考古发现,推出了一系列学术专著,每年编辑出版《蚌埠文博》。现在还编印了《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与史前雕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双墩刻划符号图录》《蚌埠市博物馆志》等3本学术专著。
二、蚌埠市彰显历史底蕴,推出精品陈展:
蚌埠市博物馆的展陈以淮河文化、双墩文化、大禹文化、汉文化、明文化及近现代城市文化等等为支撑,蚌埠市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运用现代丰富的展陈设计理念及手段,给参观者以穿越历史、走读淮河的文化沉浸和视觉体验,创造性地采用“串珠成链”“走读淮河”等等的展览理念,实现历史时间节点与展陈文物有机融合,如《孕沙成珠—蚌埠历史文化陈列》《流淌的文明—淮河历史文化陈列》展陈结构紧密,令观众耳目一新,好评如潮。蚌埠市博物馆新馆在开关时获评“2015年安徽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大事”。
为充分展示双墩新石器时代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蚌埠市博物馆特别推出“七千年前的微笑—双墩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专题展厅,该展厅以体现“神圣和神秘”为宗旨、以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为展示核心,精心选取同时期双墩遗址出土的其它文物作为辅助展品,采用德国汉斯展柜及目前行业内先进的展陈技术,体现最完美的展陈效果,该专题展荣获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2021年喜迎建党百年之际,蚌埠市博物馆策划建设了《剑指江南-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陈列展览》,并入选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向社会公开推介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
http://7nimage.ahbb.cc/pic/20231229/1703812664032667_945.jp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zduaW1hZ2UuYWhiYi5jYy9waWMvMjAxNzA5MTIvcWlfbml1XzE1MDUxOTM0Mjg1MDdfMTNfNzQzXzM0OC5wbmc=/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蚌埠市博物馆注重培养馆内青年策展人,先后引进及自助策划展览近40余个。2021年上半年又陆续推出《蚌埠市首届文创大赛成果展》《寿州窑精品联展》《传承与新变-长三角青年书法精英对话展》《风从东方来—清代外销瓷艺术品展》《唐风华彩—晋祠博物馆唐代名碑拓片展》《溢彩茗香—安徽省文化艺术品中心茶具展》等6个精品展览。
三、蚌埠市博物馆打造社教品牌:
蚌埠市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场馆游客服务设施、藏品保护设施建设。之前,蚌埠市高标准对游客务中心、游客食堂、文创商店、青少年活动中心、母婴室、医务室等进行提升改造,先后采购自助语音讲解服务机、智能文物互助体验展示屏等游客服务设施,有效提升了场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蚌埠市博物馆积极利用自身藏品资源和场馆条件,打造出“蚌博趣味夏令营系列活动”“小小系列活动(包括小小考古家、小小志愿者、小小讲解员等)”、“文博大讲堂”、“博物馆进社区、校园、军营”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其中“蚌博趣味夏令营”、“小小系列活动”已连续开展多年,成为我市青少年课外教育的典范;“文博大讲堂”先后邀请到了李伯谦、王仁湘、叶润清、辛礼学等文博界知名专家来馆授课,场场座无虚席;中秋节“家国同庆,花好月圆”活动,夜间开放与非遗集市相结合,市民参与度极高。
http://7nimage.ahbb.cc/pic/20231229/1703812701545728_931.jp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zduaW1hZ2UuYWhiYi5jYy9waWMvMjAxNzA5MTIvcWlfbml1XzE1MDUxOTM0Mjg1MDdfMTNfNzQzXzM0OC5wbmc=/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四、蚌埠市博物馆赋能文化创新,助力蚌埠市发展:
蚌埠市博物馆坚持利用自身平台优势,挖掘蚌埠的历史文物的资源潜力,为蚌埠市文化创新赋能,助力蚌埠市发展。其中深度挖掘禹会村文化、双墩文化,为禹会村遗址、双墩遗址两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学术支持。蚌埠市博物馆加强对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助力蚌埠市参与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建设。
近年来,蚌埠市博物馆积极探索“让文物活起来”,充分发掘蚌埠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考古成果,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比如以禹会村遗址考古成果为题材创作的舞剧《大禹》和以渡江战役孙家圩子为背景创作的舞剧《石榴花开》都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
蚌埠市博物馆举办过“首届蚌埠市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以双墩文化、大禹文化、明文化等一系列蚌埠文旅IP为主题,充分利用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为材料,和以仿古玉、仿古青铜器等非遗技艺为表现形式,创作出一大批特色的文创作品,有力推动了蚌埠文创产业的发展。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创产品研发生产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古代玉器研究基地”在蚌埠同步揭牌。
蚌埠市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蚌埠古代历史、近现代城市发展史以及淮河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还是存储城市记忆的“文化宗庙”、市民参观学习游玩的“会客厅”以及蚌埠市发展的文化创新能力“孵化园地”。2021年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在蚌埠举行时蚌埠市博物馆将以全新的面貌喜迎各方嘉宾,展示美丽珠城独特的文化魅力。
http://7nimage.ahbb.cc/pic/20231229/1703812717510671_622.jp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zduaW1hZ2UuYWhiYi5jYy9waWMvMjAxNzA5MTIvcWlfbml1XzE1MDUxOTM0Mjg1MDdfMTNfNzQzXzM0OC5wbmc=/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蚌埠是家猪的起源地之一,我在中国考古博物馆看见的 知道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