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我BigBang 发表于 2023-11-4 16:47:26

博物·致知丨治淮路——蚌埠城区最早拓展的标志

二马路横铁路以东几条南北街道北端连接着“三马路”,在新中国初期开展的治淮运动中,改为“治淮路”,这条道路名称的改变实在非同小可,它象征着滨淮城市-蚌埠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老蚌埠的“三马路”形成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它从洋台子向东,经国庆、国安、国治街口,最初只到东边的老电灯厂,路南经过菜市街是余庆里,唐家花园后墙;过了国治街路口,唐少侯的儿子曾开办有笑歌舞台;路北从洋台子向东一带,浙江同乡会最早在此建立的“四明公所”,兴办有四明小学,该学校门前的空地上出现东游艺场,1931年淮河大水淹到这里自然消失。从这里到淮河边,大部分都是些贫民居住的低矮房屋或棚户。三马路再向东过老电灯厂,是一片被称为“北湖”的洼地,与龙子湖入淮口相连,那里的居民为了防御洪水也只能筑台而居,都是今天“叶台子”、“王台子”的前身,还有些零散的河漂庵子。沿淮的河滩荒地上,附近居民种些靠天收的庄稼,还有烧窑货、制蚊香的个体户,也是老蚌埠称作“东岗”以外的荒郊景象。
http://7nimage.ahbb.cc/pic/20231104/169908660651830_268.pn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zduaW1hZ2UuYWhiYi5jYy9waWMvMjAxNzA5MTIvcWlfbml1XzE1MDUxOTM0Mjg1MDdfMTNfNzQzXzM0OC5wbmc=/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新中国成立初期,淮河遭遇了1950年重大洪灾。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淮河流域广大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治淮运动。由于蚌埠地处淮河流域中心地位,1952年国家水利部门的淮治委员会机构设在蚌埠,办公机关驻地就在三马路国治街以东。淮委高达五层建筑楼群,从三马路北侧崛地而起,非常壮观。随后,淮委又在附近设立建筑工程局、工程总队、测量总队、土壤总队、地质勘探大队、淮委文工团、印刷厂、职工宿舍,面积达到24000方米。淮委向西的三马路北侧,还有一栋栋造型别致,单体排列的两层小楼,曾是水利专家和外国的专家团的驻地,被当地居民称为“小红楼”,同时在附近建立淮委医院。淮委机关以东的三马路北侧,建有安徽水利科学研究所。由于这些原因,1955年三马路更名为“治淮路”。
下图是解放初期的蚌埠治淮委员会办公楼。
http://7nimage.ahbb.cc/pic/20231104/1699086706389586_723.jp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zduaW1hZ2UuYWhiYi5jYy9waWMvMjAxNzA5MTIvcWlfbml1XzE1MDUxOTM0Mjg1MDdfMTNfNzQzXzM0OC5wbmc=/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从三马路到治淮路的变化,对于蚌埠市而言,其意义远远不在于名称,而是反映着新中国治淮的伟大成就,在蚌埠之滨淮城市的区域消除水患之后迅速得到的拓展。像蚌埠这样的沿淮城市,水之利害而共存。虽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已经是皖北商埠,但那时蚌埠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1931年淮河洪灾来临,市区一片汪洋,当时有“船行于市,鱼跃于庭”之说,直到1939年日军侵占蚌埠时,为进行殖民统治搞得所谓“护城”,强行市民在街区外围东、南、西三面挖起濠沟,筑成一条土围,形成带有军事封锁性质的“南岗”、“西岗”、“东岗”,后来的两次洪灾时,权作防洪土坝,却难以抵御,而淮河铁桥以东南岸“北湖”洼地于1934年才修筑了一条长约3.5公里的小堤,1943年汛期大水破堤后才得到加修培厚,进而形成蚌埠城市防洪圈堤的雏形。
新中国初期1950年的那场淮河洪灾,因原有的圈堤单薄,且不完善,洪水涌入西部洼地城区,北面淹没顺河街;三马路以东,曹山脚下1.68公里的堤坝几处冲破,洪水淹没到宋台子、王台子,全城洼地一片汪洋。第二年蚌埠市开展的治淮运动是重新修筑城市圈堤,经1952年对蚌埠圈堤再次进行加高,堤顶由原来22.4米高到23.0米。但1954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蚌埠淮河铁桥水位与圈顶设计高程基本相平。许多干部、群众在情况危急之中,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手挽手连成人墙,挡浪护堤,以“人在堤在,水涨堤高”精神,与洪水搏斗。安徽省防汛指挥部调集滁县专区民工3万人,宿县专区民工3100人,淮委调治淮总队7000人,支援蚌埠圈堤和准河堤防加工程。经过多方及时抢救,终将化险为夷。为了确保城市安全,接着再次修复加固的圈堤。经过1956年汛期洪水考验,为保证临河面堤坡经受被风浪袭击,修筑块石护坡,最终让圈堤经过历年洪水考验,安然无恙,固若金汤。
http://7nimage.ahbb.cc/pic/20231104/1699086989370883_559.jp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zduaW1hZ2UuYWhiYi5jYy9waWMvMjAxNzA5MTIvcWlfbml1XzE1MDUxOTM0Mjg1MDdfMTNfNzQzXzM0OC5wbmc=/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新中国治淮在蚌埠筑起的圈堤,首先使治淮路直到龙子湖的城区洼地,在免受洪水浸害的安全环境下,真正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条原来不到半里路长的三马路,更名治淮路后,已经建成龙子湖老城区贯穿东西的主干道,它西起国庆街,东至龙子湖圈堤,全长4.10公里,路宽7至24米,另外位于临港新片区还有一条目前与龙子湖区之间存在断头的治淮东路。治淮路由最初的土石路面统一修成混凝土路面、后来又提升改造成沥青路面。1958年淮委医院更名为“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从蚌埠到沿淮地区广大城乡,人们仍然习惯的把它叫作“淮委医院”(下图就是历史上的淮委医院),可见人们对治淮情结是多么深厚。
http://7nimage.ahbb.cc/pic/20231104/1699087118067490_949.pn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zduaW1hZ2UuYWhiYi5jYy9waWMvMjAxNzA5MTIvcWlfbml1XzE1MDUxOTM0Mjg1MDdfMTNfNzQzXzM0OC5wbmc=/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也许,治淮路真正的内涵确实超出它的路名,它给人们留下了太多无法忘怀的记忆。这条路上不仅还保留着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机构、安徽省水利电力厅疏浚处,在路两旁附近还有从当年船舶修理所发展起来的蚌埠船厂、淮河航运局,淮河水文站、淮河河道管理局等部门。以治淮路为主干生发出的道路诸如长淮路、沿淮路、淮滨路等无不是因当年治淮而获得摆脱洪水浸扰之后才辟成的道路。纵横道路之间,从无线电六厂、东风化工厂、八一化工厂、自行车总厂、汽车大修厂以及第五中学、第九中学、粮食学校、电子技术学校都曾在这里崛起发展。如果与解放前老蚌埠城区面积相比,这片拓展城区已经相当于它的四(待核算)倍以上。经过近十几年来城市开发建设,治淮路周围的街景已经变成龙子湖区繁华的老城区。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宽阔的治淮路上,如果提及“蚌埠是火车拉来的城市”,还应当说“蚌埠是治淮成功拓展建设的城市”。
http://7nimage.ahbb.cc/pic/20231104/1699087596443540_241.jp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zduaW1hZ2UuYWhiYi5jYy9waWMvMjAxNzA5MTIvcWlfbml1XzE1MDUxOTM0Mjg1MDdfMTNfNzQzXzM0OC5wbmc=/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阳光明亮 发表于 2023-11-4 17:39:11

蚌埠治淮委员会不复存在了

庄主之友 发表于 2023-11-4 17:40:37

:hug::hug::hug:

cl3074634 发表于 2023-11-4 17:43:35

写的真好,让我们看到了蚌埠的历史与现如今的发展,涨了见识。{:face_068:}

庄主之友 发表于 2023-11-4 19:27:08

:hug::hug::hug:

关7 发表于 2023-11-4 20:42:27

阳光明亮 发表于 2023-11-04 17:39
蚌埠治淮委员会不复存在了

治淮委员想跑合肥,被国家给发现了https://newapp.ahbb.cc/public/emotion/face_061.png

挑霸天 发表于 2023-11-4 20:55:46

俺家以前在无线电六厂侧边的巷导里,房子后面就是水厂,现在还原到瑞泰心里城了

muqiuzhiying 发表于 2023-11-4 21:32:33

挑霸天 发表于 2023-11-4 20:55
俺家以前在无线电六厂侧边的巷导里,房子后面就是水厂,现在还原到瑞泰心里城了

国治街和治淮路交口西北角原来有一个厂吧?门朝南的

mnywxh 发表于 2023-11-4 22:27:05

我就想知道九中对面那块地皮是干嘛的?一直是非常神秘的存在!

muqiuzhiying 发表于 2023-11-4 23:32:06

mnywxh 发表于 2023-11-4 22:27
我就想知道九中对面那块地皮是干嘛的?一直是非常神秘的存在!

嗯嗯嗯

家春秋 发表于 2023-11-5 06:14:17

muqiuzhiying 发表于 2023-11-04 21:32
国治街和治淮路交口西北角原来有一个厂吧?门朝南的

石灰厂

百里挑伊 发表于 2023-11-5 06:58:57

二院门前开辟的马路位置就是这样的小楼。

庄主之友 发表于 2023-11-5 08:02:26

:hug::hug::hug:

阳光明亮 发表于 2023-11-5 08:42:36

远离淮河的治淮委员会

hwwxd 发表于 2023-11-5 08:48:17

本帖最后由 hwwxd 于 2023-11-5 10:30 编辑

mnywxh 发表于 2023-11-4 22:27
我就想知道九中对面那块地皮是干嘛的?一直是非常神秘的存在!
这块地原来东边是造纸场堆放稻草的原料库,西边应该是农田,后来成为淮委的宿舍区和淮河水保局办公楼(现在属于生态环境部),附近的百姓应该都知道,现在东北角那块地可能在修建淮委水文局的楼吧,反正都是淮委的地。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博物·致知丨治淮路——蚌埠城区最早拓展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