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蚌埠、宁波地区早期文明对话展”于前几天在蚌埠市博物馆开幕
为深入学习国家主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重要指示精神,蚌埠市博物馆与宁波市博物院紧密携手,共同打造“在水一方——蚌埠·宁波地区早期文明对话展”,于2023年9日14日上午在蚌埠市博物馆正式开幕。蚌埠市委常委与宣传部部长郭鹏、安徽省文化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汪智勇、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宁波博物院支委委员与学术研究部主任李忠学、蚌埠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崔兴浩、蚌埠市博物馆馆长陈新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吉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阚绪杭等出席开幕式,仪式由蚌埠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副局长孟凡忠主持。该展于至2023年12月3日截止,大家可以在蚌埠、宁波地区早期文明对话展期间去看看、感受特别是我们蚌埠的早期历史文明。http://7nimage.ahbb.cc/pic/20230917/1694940156366167_298.jp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zduaW1hZ2UuYWhiYi5jYy9waWMvMjAxNzA5MTIvcWlfbml1XzE1MDUxOTM0Mjg1MDdfMTNfNzQzXzM0OC5wbmc=/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本次仪式上,蚌埠市博物馆馆长陈新宇首先介绍了展览相关情况,蚌埠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崔兴浩、宁波博物院支委委员与学术研究部主任李忠学、安徽省文化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汪智勇等先后致辞。陈新宇指出本次展览以淮河流域的蚌埠的双墩文化与长江流域的宁波的河姆渡文化为主体,共同讲述中华大地史前文化的灿烂夺目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历程的源远流长,创造性地将与先民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水”这一元素作为逻辑主线,串联起整个展览。淮河、长江之水滚滚向前,正是有着蚌埠的双墩和宁波的河姆渡文化这般的源泉,尔后才有五千年文明的流。崔兴浩强调,本次展览既是努力拓宽“甬蚌文化”事业合作渠道的重要成果,也是文博战线深入学习领会国家主席的“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重要指示的一次具体而生动的实践。李忠学也表示,希望两地文博考古工作能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甬蚌合作、奔涌向前,一起向未来”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汪智勇在发言中对蚌埠市文博考古工作者提出了表扬,他表示此次展览作为国家文物局、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推介项目,是蚌埠市文博考古工作者辛勤耕耘、深入挖掘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取得的骄人成绩。
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蚌埠的双墩文化和宁波的河姆渡文化时代相近,都是两大流域内史前文化的突出代表。蚌埠的双墩文化主要分布于淮河流域的中游地区,已发现的遗址有20余处,典型遗址有双墩遗址、侯家寨遗址和石山子遗址等。宁波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证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与文明发祥地。
七千多年前的蚌埠双墩先民和宁波河姆渡先民虽遥居南北,各自生息,而它们的文化成就与精神思索最终共同化为中华文明的深刻基因。七千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创造与见证物跨越南北,穿越古今,共同讲述着曾经的杰出与非凡。
http://7nimage.ahbb.cc/pic/20230917/1694940903725180_372.jp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zduaW1hZ2UuYWhiYi5jYy9waWMvMjAxNzA5MTIvcWlfbml1XzE1MDUxOTM0Mjg1MDdfMTNfNzQzXzM0OC5wbmc=/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此次展览通过文明对话展示的方式,聚焦于探索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临水而居’‘依水而生’‘因水而灵’‘源浚水长’四个部分,分别对蚌埠的双墩文化和宁波的河姆渡文化异中有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两地先民的精神信仰、原始艺术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和展示,以彰显中华大地不同区域史前文化各美其美、交相辉映的璀璨画面。”蚌埠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次展览共展出蚌埠、宁波两地文物、标本197件,以反映蚌埠的双墩文化和宁波的河姆渡文化先民的生存环境、生业经济、精神世界等方面的陶器、石器、木器、骨角牙器、动植物遗存为主,还包括侯家寨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部分器物。
:D:D:D 蚌埠市双墩遗址的成功挖掘,把蚌埠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七千年呀!https://newapp.ahbb.cc/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