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墙等红杏 发表于 2023-9-12 14:12:00

可以参考优化

ling_bi 发表于 2023-9-12 16:16:45

楼主提议不错。 可惜大概率通过不了。80%分解指标是省厅要求的。。。

ling_bi 发表于 2023-9-12 16:18:04

楼主提议不错。 可惜大概率通过不了。80%分解指标是省厅要求的。。。

zxbati1116 发表于 2023-9-12 16:39:47

ling_bi 发表于 2023-9-12 16:16
楼主提议不错。 可惜大概率通过不了。80%分解指标是省厅要求的。。。

你大概没看明白,80%分解指标不用改变,就改变录取顺序,统招生放在分解指标后面进行录取,用来兜底。

ling_bi 发表于 2023-9-13 09:19:08

zxbati1116 发表于 2023-9-12 16:39
你大概没看明白,80%分解指标不用改变,就改变录取顺序,统招生放在分解指标后面进行录取,用来兜底。

明白你的意思,大概率实施不了。 二中统招的意义还是在于尽量选拔优秀的学生。所以,统招生不大可能放在最后录取。

另外,二中也还要防范北师大,培文来挖人啊。:lol

不倒翁123 发表于 2023-9-13 11:48:48

zxbati1116 发表于 2023-09-12 16:39
你大概没看明白,80%分解指标不用改变,就改变录取顺序,统招生放在分解指标后面进行录取,用来兜底。

能看懂的人没几个。广州的做法有利于六中新城,广州的做法还是非常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安徽的这个玩法,逻辑上有硬伤,执行时人为因素干扰大。

zxbati1116 发表于 2023-9-13 12:05:21

ling_bi 发表于 2023-9-13 09:19
明白你的意思,大概率实施不了。 二中统招的意义还是在于尽量选拔优秀的学生。所以,统招生不大可能放在 ...

二中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正常情况下能被私立学校挖走的不多。

zxbati1116 发表于 2023-9-13 12:09:07

不倒翁123 发表于 2023-9-13 11:48
能看懂的人没几个。广州的做法有利于六中新城,广州的做法还是非常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安徽的这个玩法, ...

你低估坛友的智商了,中上等智商的基本都能看懂。安徽也有一些地方是这样玩的,我就知道有一个县城就是这样操作的。

不倒翁123 发表于 2023-9-13 12:14:01

广东省目前是50%分配到校,50%统招。如果蚌埠借鉴学习广东的方案,那么蚌埠二中每年1200名新生里有一半是分配生,一半是统招生。用蚌埠两所初中举例,蚌埠六中2024年参加中考人数是500人,蚌埠8中2024年参考人数是800人,假如蚌埠六中分到了600个分配生名额指标里的30个,8中分到相应的分配生名额就是48个。
中考结束后,先录取指标生。理论上就是八中中考第49名要跟六中中考第31明进行统招排序厮杀,可想而知,8中的第49名怎么可能搞的过六中的第31名,最终结果是六中的第90名的分数跟八中第49名的考分一样,如果六中有90个(30个分配生,60个统招生)孩子考上了2中,八中只有49个(48个分配生,1个统招生)孩子考上了二中。
广州方案,简单明了,照顾弱校照顾的明明白白,鼓励名校鼓励的光明正大。是一个较好方案!

不倒翁123 发表于 2023-9-13 12:38:45

如果蚌埠采用广东方案后,把广东50%的指标分配提升到安徽的现在的80%指标到校,那么二中指标生招录人数为1200×80%=960人。根据往年的招生情况,会有很多中考排名1200名之后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薄弱学校的)通过指标到校被二中录取。
二中剩下还有240个学位通过统招录取,统招生录取的第一名,绝对不可能是全市中考第961名,估算大概是全市第661~701名,如果是661名,那么理论上全市排名900名就是最后一个被二中录取的,如果是701名,理论上全市中考排名第940名的孩子可以通过统招进入二中。
看似跟现在的方案产生的招生结果差别不大,但是广东的方案可以保证蚌埠新城六中一实小等几所初中名校的学生通过公平竞争取得二中门票,不会出现,新城790分的进不去二中,而六中785分的反而进了六中的尴尬场面。至于楼主说的第二条,是不是800来名就一定能进二中,就要看薄弱学校的薄弱程度的,薄弱学校的非常薄弱的情况下,800来名进二中真的挺悬。
如果薄弱学校不再薄弱,按照广州方案,进二中的最后一名孩子的中考全市排名基本上就在1200名上下。指标分配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

zxbati1116 发表于 2023-9-13 14:15:17

不倒翁123 发表于 2023-9-13 12:14
广东省目前是50%分配到校,50%统招。如果蚌埠借鉴学习广东的方案,那么蚌埠二中每年1200名新生里有一半是分 ...

编局智力还是不错的,看来你是搞明白了。

zxbati1116 发表于 2023-9-13 14:24:56

不倒翁123 发表于 2023-9-13 12:38
如果蚌埠采用广东方案后,把广东50%的指标分配提升到安徽的现在的80%指标到校,那么二中指标生招录人数为12 ...

你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私立学校的优秀学生一般都会留在本校读高中,所以中考前1000名里至少有100-200个学生在北大培文和北师大读高中,分解指标正常情况下应该会排到800名左右,再加上统招的240人,预计全市前1000名都可以上二中。

不倒翁123 发表于 2023-9-13 20:58:59

zxbati1116 发表于 2023-09-13 14:24
你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私立学校的优秀学生一般都会留在本校读高中,所以中考前1000名里至少有100-200个学生在北大培文和北师大读高中,分解指标正常情况下应该会排到800名左右,再加上统招的240人,预计全市前1000名都可以上二中。

估算的大差不差,希望你的建议能引起家长们的赞成

bbsyglk 发表于 2023-9-13 21:51:00

为什么都盯着二中?一家独大好吗?解决的办法是二中老师轮岗到一般生源的高中,看看成绩能不能上来。

苏樱 发表于 2023-9-13 22:26:16

bbsyglk 发表于 2023-9-13 21:51
为什么都盯着二中?一家独大好吗?解决的办法是二中老师轮岗到一般生源的高中,看看成绩能不能上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学校之所以强,90%原因是学生厉害。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解决分解指标痛点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