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蚌埠“花皮湖”的历史吗?
现有的席家沟,也就是张公湖的上游源头,有个跟龙子湖相比差不多大的花皮湖,这个湖是被填了嘛?这是什么年代的地图 那个叫化陂湖 这什么时候的地图? 就这个问题建议你与蚌埠日报社的张建平交流探讨一下。
可是老鸭湖农场 应该是天河 这个地图有历史了,虽然用了简化汉字,当时固镇县还没有划出来,而且曹山线的铁路也没有修建,长淮那还属于凤阳!好多地方下面都有某某x社是什么意思?请指点一下 https://newapp.ahbb.cc/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newapp.ahbb.cc/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newapp.ahbb.cc/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newapp.ahbb.cc/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newapp.ahbb.cc/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newapp.ahbb.cc/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应该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中期的地图。 估计是乱画的,网上搜到的花皮湖、化陂湖都是打括号说明——更名为张公湖 可能是古化湖陂。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 看文物说蚌埠|宋金对峙 长淮咫尺分南北
南宋抗金的战斗胜仗不多,化湖陂之战就是其一。
金兴定三年(1219年),金举兵南下,三路并进攻打南宋。东路金军主攻安丰军及滁州、濠州等,并分兵袭击全椒、来安、天长等县。金军的攻势虽猛,奈何宋军各州县拼命抵抗,金军战果不大,且连战多日,人疲马乏。金军统帅看各州县久攻不克,拟集中兵力伺机与宋军决战。不料后路被抄,在化湖陂被南宋忠义军截击。
忠义军是北方沦陷区自发抗金的起义军,几股主力部队活动在齐鲁、江淮一带。接受南宋朝廷的招安后,协助官军与金军作战。都统李全是忠义军的主要头领之一,他见金军主力南侵,后方空虚,就率兵截击金军退路,在化湖陂与金军激战。陂是多音字,指山坡、水岸、池塘时读,指地名时读。化湖陂在今蚌埠市区燕山以西、张公山以南的区域,俗称老鸭湖,曾是淮河古河道,当时是一片大泽。金军冷不防被李全截杀,多名将领战死,士卒伤亡甚多,东路金军“乃撤各州县之围”,仓皇而逃。李全乘胜追击,又在怀远境内的曹家庄激战一场,大败金军,“金人自是不敢窥淮东”。蚌埠市区燕山以西、张公山以南,今迎河上游的大片低洼地即是古化湖陂。
化湖陂之战在《续资治通鉴》、清嘉靖《怀远县志》上均有记载,《怀远县志》注“化湖陂在县北”,疑有误,曹家庄则是在县北,可能是将两次战斗记混了。明天启年的《凤阳新书》明确标注化湖陂在蚌埠集南、与怀远交界处。
地图上搜了一下老鸭湖,搜到一个“蚌埠市老鸭湖特种水产养殖场”,位置和你图里“花皮湖”的位置很吻合,在席家沟边上,右边就是燕山南端
到底叫化陂湖还是叫化湖陂,搞不清楚
这里有另一篇文章 从钓鱼台遗址看商周时期的蚌埠
钓鱼台遗址主体位于“城中村”原蚌山区雪华乡施徐村内,部分属钓鱼台三巷。施徐村未拆迁前,钓鱼台遗址西侧紧邻一条古河道,源头是古化陂湖,今称老鸭湖,是燕山以西的一片洼地,宋金时期这里曾有一场大战。古河道自南向北,流经湾塘村、金圩村、汤家湖村、燕山路迎河桥、汽车士官学校、施徐村、张公山村、席家沟村,在宋滩村东入淮。全程分为三段,源头至施徐村一段习惯上称作迎河;流经张公山东部低洼地区,水流平缓,东有城市圈堤夹阻,淤成大塘,即张公湖;过涂山路桥向北入淮一段,过去因地近席姓人家,故名席家沟。这里又叫化陂湖了。。。
还有传说故事。。。
蚌埠的燕山西南早年有方大湖,今人叫做“老鸭湖”。此湖目前虽不存在,但乡间依然存有传说。据讲,古时候这方水域面积可达上百平方公里。每年七八月份,水势辽阔,浩渺连天,再加上湖中荷花映日,鱼虾嬉戏,因此景色十分优美。说到这个湖,其间还有段故事。详情请看老鸭湖的故事 □李建设
jianzaiji 发表于 2023-9-1 22:44
这个地图有历史了,虽然用了简化汉字,当时固镇县还没有划出来,而且曹山线的铁路也没有修建,长淮那还属于 ...
你可以慢慢推算。
蚌埠东站七十年代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