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论咖喱 发表于 2023-8-21 16:47:44

【网络中国节 · 七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本帖最后由 蚌论咖喱 于 2023-8-21 16:51 编辑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农历七月初七 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天上的星星被遥想成了人间女子的保护神以及寄托心愿的所在织女的意象在这个迎向秋天的时间段凝固了下来关于她的想象 她那些巧慧特质以及与牛郎相互牵绊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七夕的本源并非“爱情”,而是生活的特殊时间节点,它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最初是来自古人对时序变换的感受。
对织女的崇拜最终落在了七月七,这个时间对于古时的女性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初七是妇女们相聚嬉戏的日子,他们在七月七参与游乐、祭祀、社交等各种社会活动。于是,一个属于女性的特殊时间点,与寄托着女性“巧智”之思的织女意象相结合,七夕节的风俗活动由此衍生发展。
那么,古人到底是如何过七夕节的呢?

七夕的重头戏主要在女子身上,姑娘在七月初七晚上聚在月光下,摆一碗清水,各自取绣花针,进行投针验巧。浮针于水面,看水底月影,散如花,动如云,以此判断女红巧拙。月影下,谁的花云美丽,谁的手就巧。还有一种叫赛针比巧。就是预备黄铜制成的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就是手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盛行于明清两代。通过把绣针放入形成水膜的容器中,看其能否漂浮、在容器底部形成图案,以验智巧,也称“浮针试巧”、“丢巧针”。
古代,“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夕晒书是因为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
每逢七夕,在女人纷纷乞巧的时候,男人也没闲着。相传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所以称魁星或魁首。魁星事文,主掌考运,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一举夺魁”,所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都要在七夕这天晚上祭拜魁星,以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七夕(唐)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七夕都给人带来了美好的感受对美好生活的具体想象随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珍惜物候与时令的心情今人与古人却是相同的
七夕(清)德容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时代物换星移每一个节日都传承着它自己的使命尽心尽力演绎着时代的象征由古至今 生生不息

庄主之友 发表于 2023-8-21 18:10:31

:hug::hug::hug:

真诚888 发表于 2023-8-21 19:00:02

民间故事

三星照林 发表于 2023-8-21 20:37:37

七夕,天上人间,岁岁年年,是一个温情的日子,空气里弥漫着甜蜜的味道,愿所有人都能遇见最美的幸福,愿天下有情人:静守流年,安享岁月,共欢时光!
七夕快乐![玫瑰][玫瑰][玫瑰]

你猜我叫啥名 发表于 2023-8-21 21:56:37

热的要死还凉如水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网络中国节 · 七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