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论咖喱 发表于 2021-7-7 14:49:32

今日小暑|小暑小暑,上蒸下煮

本帖最后由 蚌论咖喱 于 2021-7-7 14:53 编辑

今日7月7日,是小暑节气!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今日过后将进入三伏天,
高温天气要来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黄历》中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至极点,故名。”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七月,

滚滚热浪席卷而来。
阳光似将所有的热浪倾注大地,
温热一日日叠加,时光依旧流淌。
万物繁盛亦躁动,翠色仍将蔓延。
世界纷繁多浮躁,季节持续轮回。



初候温风至
小暑时节
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
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
《诗经》:“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由于炎热,
蟋蟀逃离了田野躲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


三候鹰始鸷
鹰在古人眼里是神鸟、天鸟,
象征力量而在小暑节气里,
老鹰也不得不避其热浪
选择在清凉的天空翱翔


面对烈日炎炎,如何消暑才是紧要之事。今有空调电扇,而在古代,古人更多是“时摇轻扇倚绳床”,轻摇罗扇或是喝冷饮、吃冰食等。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街市上就有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凉水荔枝膏”等,实为消暑好物。

节气习俗
尝新米、吃饺子、晒书画、晾衣服……在小暑时节,民间还一直流传着不少恰合时宜、丰富有趣的习俗活动。

在古代,民间讲究小暑“食新”迎丰收,即小暑过后家家户户吃新米、尝新酒。农民会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香喷喷的米饭后,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以此来感谢自然馈赠,庆祝谷物丰收。 随着伏日天气愈加燥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为了解暑生津、开胃解馋,民间便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食俗。其中,早在三国时期便有伏日吃面的记载。



据《魏氏春秋》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便是指热汤面。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也写道:“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在古人看来,出汗可以驱病,即为“辟恶”。 此外,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而“黄鳝、莲藕、绿豆芽”则有小暑“三宝”之称,都是清凉消暑之食。



除了这些传统食俗,小暑时节还有“六月六,晒红绿”“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的习俗,即家家户户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晒伏”,把长期放置在屋内的衣服、书画等,晾晒在阳光下,使其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只是。近日蚌埠阴雨不断,晒个大太阳或许得等着天气放晴了。

今天过后天将越来越热,建议广大市民朋友要注意身体养护,尽量减少外出。平时可多吃一些新鲜果蔬、多喝绿豆汤汁,或适当吃西瓜、过水凉面来去心火。


闲时,可斟一杯菊花茶,读一本好书,来品味生活的真谛与浪漫。

岁月。。。 发表于 2021-7-7 15:56:41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抽着纸烟喝老酒 发表于 2021-7-7 17:06:27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十八子 发表于 2021-7-7 17:25:20

小编,题目和正文不一致哦。
小暑小暑还是小暑大暑?正确的说法是正文里的“小暑大暑 上蒸下煮”。

阳光明亮 发表于 2021-7-8 10:49:24

节令不饶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小暑|小暑小暑,上蒸下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