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 | 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本帖最后由 蚌论咖喱 于 2021-3-5 08:46 编辑今天,我们迎来了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最具有生机的节气——惊蛰。它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原叫“启蛰”,因避汉景帝刘启讳而改名。但比起原名,“惊”字更带着万物生长的朝气。像睡了一个长久的觉,突然间被一声春雷叫醒,而与其说是“惊吓”,不如说是“惊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惊蛰三候】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古人分惊蛰为三侯:一候桃始华。桃花感受到春的气息,开始开放。
二候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发出愉快的鸣叫声。
三候鹰化为鸠。斑鸠、燕子等鸟类现身林间。
【惊蛰特征】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
*进入春耕农忙时期,有谚语云: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古代劳动人民将惊蛰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到了惊蛰,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时节。正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惊蛰习俗】
*惊蛰吃梨在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传统。关于吃梨,各地说法不一。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打小人,驱霉气《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人们相信雷神会在惊蛰日巡视人间,挥动铁锤叫醒蛰虫,所以,当人们听到第一声春雷时,要赶紧抖一抖衣衫,可保一年不生虫虱,亦可抖掉霉运。
*蒙鼓皮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http://7nimage.ahbb.cc/pic/20210305/1614899558018797_285.jpg 万物复苏,期待更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