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 |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今天12时08分,我们在秋风习习中迎来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气——白露。此时昼夜温差变大,水汽遇冷凝成水珠,点落在花草树木上,在晨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故名“白露”。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也是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天高云淡,气爽风凉,孟秋结束,仲秋开始,进入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秋老虎”渐行渐远,一个清清爽爽的秋天来了。
白露三候
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此时大雁和燕子开始南飞避寒,群鸟贮存“干粮”以备过冬。鸟儿作为敏锐的气候“预报员”,反映出了气温的急剧变化。
白露天气
蚌埠今天白天晴,西风微风,空气质量良,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1℃。预计明天白天晴转多云,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2℃。
白露习俗
白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秋收阶段。在民间,人们习惯举行祭祀来祈祷五谷丰登。每逢白露,在太湖畔会举行隆重的“祭禹王”的祭祀活动。渔民为表虔诚,将秋季捕获的第一条鱼献给禹王,以求风平浪静,自己能有个好收成。
祭禹王白露时节是安徽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白露时节,都会举行祭禹王的香会,规模极大,历时一周。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
收清露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吃龙眼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效果,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有助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所以白露吃龙眼再好不过。
“十样白”煨乌骨鸡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人们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喝白露茶、白露米酒不少地方的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民间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白露养生
一、注意起居,身不着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是说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气温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体了,以免着凉。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二、饮食宜营养清淡。白露时节,要注意饮食,特别体质过敏而引发上述疾病的人,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的缘故。因此,从饮食上看,注意注意滋阴润肺,要多些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黄萝卜等。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必要,比如芥蓝、菠菜、绿菜花等。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食物腌制菜品和过于甘肥油腻的食物,不要多吃辣椒等,以免影响肺、大便和皮肤。
三、要注意运动锻炼。秋季也是支气管哮喘等病发病率很高,有些体质容易过敏的患者,很容易闹上症状像感冒的“花粉热”。因此,这个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每天进行散步、慢跑,周末可进行登山等。还要注意心理养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多与朋友进行交流,以免心情抑郁。
http://7nimage.ahbb.cc/pic/20200907/1599455070965306_785.jpg :):):)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