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崛起的背后:看蚌埠淮南宿州芜湖淮北等15城市贡献
近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当属安徽省,而安徽省更是一颗璀璨的皇冠上的明珠,在中国经济体耀眼夺目。合肥的成功不仅是合肥市一个城市的功劳,也是全省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离不开它的背后是15个兄弟城市的鼎力支持。
你知道合肥崛起背后的兄弟城市都贡献了什么吗?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1,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来自蚌埠市支援省会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大规模综合治理的河流,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伴随着治淮需要而成立,其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的淮委工程部及其后的淮委勘测设计院。公司成立于安徽省蚌埠市,现迁至合肥市滨湖新区云谷路。改革开放以来,公司以治淮和南水北调为依托,完成世界最复杂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及可行性研究,亚洲最大的水立交——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枢纽工程等一系列勘测设计任务,为中国水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来自淮南市支援省会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成立于1962年,成立于安徽省淮南市,现总部迁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佛掌路。隶属于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大型综合性建筑安装企业,具有化工石油工程等多项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和直接对外经营权,同时拥有设计、监理、工程咨询资质。公司具有中国工程建设社会信用AAA级企业资质。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在国内外建成投产化肥、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冶金、能源、轻纺、食品、医药、环保、桥梁、市政、民用建筑及装饰工程等大中型项目 1000 多项。
3,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来自宿州市支援省会
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安徽宿州市宿州市矿建公司总机厂,现总部搬迁到合肥市政务区。是一家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是我国矿山建设中的领军企业。集团综合实力、科研能力连续12年在我国矿山建设行业中位居第一。旗下子、分公司20余个,年营业收入150亿元;资产总额280亿元;在职员工1.3万人成立60年来,集团足迹遍布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蒙古、土耳其、巴基斯坦、老挝、印度、越南、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等国。
4,徽商银行,12地市支持
徽商银行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全国首家由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联合重组成立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安徽省合肥市。2005年12月28日正式合并安徽省内芜湖、马鞍山、安庆、淮北、蚌埠5家城市商业银行,及六安、淮南、铜陵、阜阳科技、阜阳鑫鹰、阜阳银河、阜阳金达等7家城市信用社。2013年11月12日,本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徽商银行在岗员工近1万人,还有三家附属公司,即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金寨徽银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无为徽银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并参股奇瑞徽银汽车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5,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来自蚌埠支持省会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为水利部“淮河水利专科学校”,位于蚌埠市1954年,成为水利部直属的8所重点水利学校之一。1997年迁至合肥市。是隶属省水利厅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 学院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校园占地1040亩,建有教学楼、学生公寓、餐饮中心、体育馆、图书馆等教学和生活设施40余万㎡。校内设有九大实训中心,拥有实践性教学所必须的各类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工厂等130个,校外固定实习实训基地近400个。
6,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蚌埠支持省会
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丰原集团医药板块的上市公司,是安徽省第一家医药类上市公司,集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总部设在合肥市包河经济开发区。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制剂、原料药、健康医疗和商业物流四大板块。产品涉及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原料药五大领域,涵盖解热镇痛、妇儿、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营养类、抗生素类等7大类、300多个品种,连锁药房全省近500家。
7,安徽省煤田地质局成立于1952年6月成立淮南矿务局钻探工程队,原隶属煤炭工业部中国煤田地质总局。2005年6月,安徽煤田地质局机关迁至省城合肥。全局拥有从业人员3000多人,局下属七个县级事业单位、一个企业集团,驻地分布在合肥、宿州、蚌埠、淮南、芜湖等地。“十二五”期间,。发现大型煤炭矿产地3处,新增煤炭资源量54亿吨,完成全省页岩气、煤层气地质资源储量5155亿立方米,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8,巢湖市
要说恭喜最大的那当属原地级市巢湖,现在是安徽省合肥市代管的县级市。 巢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称“居巢”、“南巢”,“成汤放夏桀于南巢”即出于此,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000余年,秦时设居巢县,唐朝设立巢县,1984年设立巢湖市。2011年7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设立县级巢湖市,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
做大做强省会是全国共识,省会越大越强整体带动能力越强,这个发展模式,你怎么看?
我们去偷情 发表于 2020-6-6 12:47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来讲
打造省会城市,是一个名片而已
总量不行,比人均啊 这样算是毛的贡献,合肥的崛起在于全省发展战略的调整,在于公铁航空航运水利等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政策性倾斜。战略布局是有重心的,不可能遍地开花,长三角只能有一个的话优先肯定是上海而不是合肥,安徽只能有一个的话优先就是合肥而不是蚌埠。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铁路枢纽,米字型放在蚌埠哪怕是事实上比合肥更有利于东西部联通,但全省发展战略就要求放在合肥……至于楼主说的机构搬迁,那是人往高处走,地方留不住罢了。 :hug::hug::hug: 我们去偷情 发表于 2020-06-06 12:47
本帖最后由 我们去偷情 于 2020-6-6 12:48 编辑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来讲
打造省会城市,是一个名片而已
其他城市或许会受影响,但是打铁还得自身硬
皖K已经超越,皖M也超越了,皖L已经进入弯道,即将超车
皖D和皖F受地理位置限制太小,但是也紧跟其后,皖S正在韬光养晦蓄势待发
唯独皖C自我感觉良好,闭门造车王婆卖瓜 一直认为自己是皖北第一城市,所向披靡
不好意思 我们不在乎 “背后”您都看到了,利害!!我呸!真正的“背后”与您说的整个就南辕北辙!别乱说了,真话说出来也发不出去! 最好安徽只留一个城市合肥,这样再也不存在谁贡献谁的问题了 蚌埠在安徽省地理位置偏?请问南京在江苏是不是偏的不能再偏了? 按照地理位置这个理论的方法,北京作首都也很偏,放到西安就是中间了。全国各个省和自治区的省会有几个在中间的 不计成本,人为成位置。还是顺应人文地理降减能耗为位置。 家庭作业 发表于 2020-06-06 21:51
蚌埠在安徽省地理位置偏?请问南京在江苏是不是偏的不能再偏了?
南京不是安徽省会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