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 |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
本帖最后由 蚌论咖喱 于 2019-7-23 09:39 编辑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今日10时50分,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正式登场。最热的时候就要来啦!每年阳历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节气开始。它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
“暑,热也”,大暑则热气犹大。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随着大暑时节的到来,与之而来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也拉开序幕。
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的说法。如果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盛夏时节的萤火虫,因产卵于枯草上,孵化以后从枯草中飞出,被古人误会为是腐草变成的。二候土润溽暑:大暑时节,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大地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三候大雨时行:自入伏以来,风雷暴雨时而大作,大暑时节更加肆掠,然而到大暑后期,每一场雷雨之后,大地的燥热似乎都会悄然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大暑节气正值“中伏”第二天,“蒸煮模式”即将开启,你,准备好吗?
蚌埠天气
今天白天多云转阴,西南风微风,最低温度29℃,最高温度35℃。预计明天白天阴天,西南风微风,最低温度28℃,最高温度37℃。
大暑习俗
送暑——送走瘟疫保平安
大暑送“大暑船”,这个民俗活动在沿海城市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由一两名船老大驾驶到椒江口处,然后船老大改乘所带之小舢板回来,让大暑船趁落潮大水,飘向茫茫大海。船只必须飘得无影无踪,才是大吉大利。
吃凉——荔枝凤梨烧仙草
吃凉性食物消暑。“仙草”又名凉粉草,是一种药食两用食材,有神奇的消暑功效。如广东很多地方都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喝热——馍馍就着羊肉汤
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一些地区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不少地区的民众,还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又叫吃伏羊。
晒姜——暑热晒出好食材
大暑有着一年中最热烈的阳光,让人避之不及。这样极致的酷热,也催生出水分蒸发后的美味。晒豆角、晒辣椒、晒咸菜……这些食材只要天气好,晒上一两天就行了。但有一种食材,得从大暑一直晒到出伏——晒伏姜。
头伏饺子二伏面
酷热的大暑时节,人们更加注意饮食。“头伏饺子二伏面”,北方人的习俗多是吃面条。一勺肉,二勺汤,三勺热油淋上头,堪称夏日美食。
大暑养生
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大暑时期还可饮水、喝绿豆粥、吃冬瓜、苦瓜等清暑泻火。
在古人看来,清心静气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笔下,临窗迎风,修身养性,一派悠然自得景象。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
睡觉“宁心”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
大笑“开心”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
饮茶“安心”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热解毒的作用。
喝粥“健心”喝粥养生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能补养身体。
今日大暑!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人活得累啊。 太热了…… 夏天快要过去了。 秋天来了,冬天还远吗? 人活得累啊 有人说大暑要喝羊肉汤。 冬病夏治,驱寒气。 :victory::victory::victory: 天热不可怕,少雨就痛苦了,淮河干枯已至极:$ 伏羊汤:victory::victory::victory: :hug::hug::hug: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