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论阿哈 发表于 2019-5-17 10:02:58

【小城大爱】千金买户,八百买邻,四邻八方的热闹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

本帖最后由 蚌论阿哈 于 2019-5-17 10:02 编辑

  有的人,你寻觅万水千山也无法相遇,而有的人,你是注定要遇见的,比如邻居。中国人相信缘分,把不期而遇、不约而同归为缘分,缘分让人觉得温暖,象征着美丽的邂逅和舒心融洽的关系。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记忆中的邻里关系,充斥着爱意与温暖,小朋友们在巷子里一起追逐打闹,邻居家的婶婶端来的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午后纳凉的时光是老奶奶们一起闲话,家常晚饭后,大家互相串门,诉说种种经历......


  千金买户,八百买邻。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对邻里情尤为重视,安家之处有一位好邻居,就相当于多了一位亲人。

  老居民区,大家住在一栋楼里,有时候亲密的像一家人一样,有着比远方亲戚更深更浓的情意。邻里间的种种温情,真真实实地存在着。



  相邻的几户平凡的小人家,平凡的小市民生活,今天你借我一碟酱,明天我还你一个鸡蛋,没有人计算所谓价值与得失。

  这是蚌埠人的邻里文化,四邻八方的热闹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



  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美好场景。事实上,让人温暖的邻里关系,并非都是救人救火等生死攸关的大事,更多的是那些不起眼的平常小事。比如,停车上楼忘了带包,进门匆忙忘了拔钥匙,楼上晾晒的衣物吹落到楼下,外出旅行代收快递,帮助照看一下孩子……

  同在一片社区,邻居之间的温馨,成为生活的美好调剂。日渐忙碌的都市,邻里间的家长里短,来往时的嘘寒问暖,也变得尤为珍贵。


  从他乡求学,到外出务工,就算定居之后,也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所以“邻居”这个词汇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是没有温度的。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告别了村庄和老旧小区里的青春,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
  快速发展的城市,为人们带来繁华和便捷,同时也带来了陌生与冷漠。为生活而忙碌,陪伴孩子与父母的时间所剩无几;比邻而居好几年,见面却没有亲切的问候;即便天天碰面,依然喊不出对方的名字;孩子们明明在同一所学校念书,却玩不到一起……城市,似乎让生活更寂寞。


  生活中有这样的一则故事。有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对门住的是一位单身母亲与两个孩子。一天晚上忽然断电,没一会儿就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对门那家的小孩。孩子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以为是来借蜡烛的,怕以后会平添更多麻烦,就没好声气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门时,那孩子举起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刚来这里没准备蜡烛,让我送两根给你。”这位新来的女子方知误会了邻居,内心满是感动与自责。邻里之间充满信任与坦诚,一墙之隔不应该阻隔住彼此之间的感情,


  没有了过往的弄堂小巷,人们在日渐高耸密布的钢筋水泥丛林里,失去了归属感,并怀念着旧时邻里那些消失的人情与生活的温度。当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迁将我们与家人、邻里异化为“最熟悉的陌生人”,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归家庭、回归生活、回归自我。


  曾经

  最温暖的是一句:今晚来我家吃饭吧,我今天买的牛肉新鲜的很

  最贴心的是一句:是不是感冒了?要帮忙随叫随到

  最感动的是一句:咱们都是邻居离得近,你家的事儿就是我家的

  曾经邻居不是亲人胜过亲人,如今邻居可能只是一个代名词。当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回首过往,仍然会期待这种温情来填补生活的空缺。



  一个幸福、和谐、愉悦的社区应该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我们一起欢乐,一起成长,一起幸福生活。你的邻居,同样也是你的亲朋。美好的邻里关系不应就这样远去。


SUBURBAN傻伯笨 发表于 2019-5-17 10:04:16

SUBURBAN傻伯笨 发表于 2019-5-17 10:05:04

看看再讲 发表于 2019-5-17 10:12:23

构造和谐社会,邻居更加亲近。

三星照林 发表于 2019-5-17 10:13:22

当突如其来的状况发生的时候,真的是远亲不如近邻!

念念不忘1 发表于 2019-5-17 10:54:50

今非昔比

庄主之友 发表于 2019-5-17 11:44:39

:):):)

哈哈平 发表于 2019-5-17 12:21:32

我的邻居养狗扰民,我都烦死他了

石榴花开 发表于 2019-5-17 16:49:42

:victory::victory::victory:

庄主之友 发表于 2019-5-17 17:48:15

:hug::hug::hug:

jianzaiji 发表于 2019-5-17 21:53:21

千金买户,八百买邻,说的真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城大爱】千金买户,八百买邻,四邻八方的热闹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