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论咖喱 发表于 2019-2-19 11:07:13

今日雨水 | 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今天7时4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雨水节气的到来使人充满希望,它告诉人们,严寒的冬季就要过去,冰封的大地将接受雨露的滋润。

此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大地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雨贵如油”雨水的到来提醒人们该为新一年的生活做谋划了。春耕备耕已经展开,褪去银装的田野上,冬小麦即将返青,南方的茶山上,茶农们正在争抢第一拨春茶......

雨水三候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雨水天气
山谷幽幽,茶香袅袅,春风和和,鸟鸣啾啾,雨水季节,虽然气候渐暖,但天气常常变幻莫测,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在注意做好农作物、大棚蔬菜以及工交部门防寒防冻工作的同时,仍要注意个人的保健工作,以防止冬末春初感冒等流行疾病的发生。

关于雨水之后的天气,民间还有不少谚语可以预测。如“雨水有雨百阴”、“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等等。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

蚌埠天气今天白天多云,西北风微风,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预计明天白天小雨转多云,东风3-4级,1℃-7℃。
雨水习俗占稻色

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当年稻谷收获的丰歉。“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收成不好,米价将贵。
回娘屋

雨水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另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撞拜寄

撞拜寄习俗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女顺利、健康的成长。当然“撞拜寄”现在一般只在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城里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学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
接寿

接寿习俗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雨水养生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要过早脱下棉衣以免受凉,多食用健脾利湿的食物,以顾护脾胃阳气,还可以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的地方拉伸筋骨,以舒畅心情。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雨水时节,还要预防“倒春寒”。这是因为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所以这里还要再次提醒大家,春季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祝大家雨水快乐!

志者事成 发表于 2019-2-19 14:30:09

正月十五大似年,吃块肥肉好下田[胜利]过了十五干活咯!

djy_bb 发表于 2019-2-21 08:29:32

:):):):):)

比巴卜12 发表于 2019-2-26 11:00:52

:hu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雨水 | 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