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遥 发表于 2009-8-10 16:02:26

这次高铁开通对于蚌埠又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如果能抓住机遇很可能会带动一大批的加工性质的企业。因为蚌埠不紧有廉价的劳动力,还有广阔的地理资源,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交通是周边城市没办法比的。

数学家诗人 发表于 2009-8-12 11:58:59

不是这两年经常提倡什么太阳能产业么?

军工产业又是什么呀?

001 发表于 2009-8-12 19:02:08

谢谢ls的朋友 只是我活了这么大 也没有听说过手表厂啊 其余的全都有所耳闻 但是有些我知道都已经倒闭了
数学家诗人 发表于 2009-8-10 15:52 http://www.ahbb.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大哥就是手表厂的。

当年在蚌埠,手表厂就和现在的烟厂差不多,很多人都以在手表厂工作为荣。

那时候我大哥经常在外边出差或者旅游,风光的很。

whwz1996 发表于 2009-8-12 23:10:32

本帖最后由 whwz1996 于 2009-8-12 23:23 编辑

谢谢ls的朋友 只是我活了这么大 也没有听说过手表厂啊 其余的全都有所耳闻 但是有些我知道都已经倒闭了
数学家诗人 发表于 2009-8-10 15:52 http://www.ahbb.cc/bbs/images/common/back.gif那你就白活了,火柴厂对面(翠竹居小区)的位置就是生产天鹅牌手表的厂。我要讲出蚌埠的厂名你不知能死多少回,蚌埠从机械、电子、化工、重工、服装、纺织、玻璃、建材、食品、医药、汽车、轮船、钢铁、造纸、印刷、军工、海、路、空等等、、、、、全有。蚌埠现在是不行了,这不代表过去和未来。

whwz1996 发表于 2009-8-12 23:35:14

本帖最后由 whwz1996 于 2009-8-13 00:13 编辑

楼主,蚌埠在70年代还有一个生产珍珠牌缝纫机的厂你可知道?哈哈,你又白活了。现在这个厂还存在,不过不生产缝纫机生产离心机。

herosjz2000 发表于 2009-8-13 10:43:50

谢谢ls的朋友 只是我活了这么大 也没有听说过手表厂啊 其余的全都有所耳闻 但是有些我知道都已经倒闭了
数学家诗人 发表于 2009-8-10 15:52 http://www.ahbb.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手表厂是有的,不过倒闭了,以前坐2路车往西去,就有一站叫手表厂

数学家诗人 发表于 2009-8-31 01:12:51

本帖最后由 数学家诗人 于 2009-8-31 01:14 编辑

蚌埠的房价又该何去何从,不同区域的价格有多大差异,此系列问题问题二

我记得大概是06年开始,由于国有单位工资普遍上调,后来随着股票市场的繁荣,开始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房价又是涨幅最为严重的,总得来说,我觉得当今的通货膨胀相比06年至少涨有一倍。但是房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管怎么说,几年前1000多左右的房价的确是偏低,房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回到那时的价格。城市房价发展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中国国内仍然有七成农村人口,而农业工作者会逐年减少,大量的农村人口进一步涌向城市,城市的房产需求得以保持。但是考虑到耕地面积有限,城市的食品供应距离不能太长,因此城市半径不能无限制扩大,这就是上海房价不落的主要原因。所以,城市房价下降空间不大,此外蚌埠的交通并不发达,因而房产的地理位置对价格的比重更高。(例如柏林的房价比落后其数十年的上海要低,就是因为德国的发达交通扩大了老百姓的日常运动半径,人们不必挤在城市中心居住),因此一旦房价超过汽车的价格太多,那么房市的资金将会流向私家车。那么以后蚌埠究竟哪些地区的房产会最抢手呢?
但是眼下的价格是否偏高呢?恳请达人解释一下,多谢,我实在不明白房价是怎么一回事。


蚌埠以后的军事战略地位是将提高还是降低,对城市发展有正面还是负面影响?此系列问题三
我觉得蚌埠的军事机构不少,光是师及的高等院校就好几个,而且还有各种部队,我不知道驻军过多是好事还是坏事。至少军人的薪水提高可以有效刺激本地消费,但是军队和地方肯定也存在利益冲突,例如中山街不能向南打通就是一个遗憾,军用机场若有可能借给民用也是很有前景的。
要说军事工业,我记得蚌埠市确实有几个什么军工研究所,但是窃以为不是长久之道。说句犯忌的话,中国的军费开销和经济实力远不相称。只要经济平稳发展,国家不会特别强调军事工业。
另外,我不了解蚌埠的军事机构重点在哪里?但是我感觉主要应该是陆军,及其军工设施。但是眼下的中国陆军已经足够强大。就算是有需要,也是海军的欠发达。自1998年印尼***事件以来(此处不是系统马赛克,是lz自己遵守法律屏蔽,明白人自己猜什么事)主要的军事冲突集中在南海到赤道海域附近,进而有威胁南沙群岛的中国油气田。中国缺乏的是进攻型海军,我记得近代英国有位海军司令说过这样一句话“海军的任务,是尽可能把战场压制到对方的国土上”,这让我想起了铁娘子时代的阿根廷战争,英国人愣是可以从本土,东经0度,北纬60度,把海军开到南纬70度,西经50度左右,综观大西洋,建立一条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圈的补给线,硬是在万里之外把自己的岛屿从阿根廷的手里夺了回来。而中国的海军是防御型的,再发达的核潜艇,也无力进行远途海战,南海争端的解决缺乏远程作战海军,即使现在着手航空母舰,也来不及,因为这玩意必须有五十年以上的训练和实战经验才会用。如果蚌埠指望发展军工企业,海军研究所应该是最有前景的,但是我不晓得蚌埠有没有这样的机构,我估计希望渺茫。

wwangqiang 发表于 2009-8-31 21:08:49

我也没听说有手表厂。你说的厂还有几个?
即使在的效益都不真没样

数学家诗人 发表于 2009-11-11 23:26:30

自己小顶一下

猪头大叔 发表于 2009-12-3 23:05:53

这个问题我活到二十岁都没有明白过。要说过去,蚌埠的确有很多重工业,可是 90年代都倒闭了。这可能就是蚌埠80年代辉煌的没落期。但是现在呢?
--------关于这个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阶段,看看东北就知道,比蚌埠严重多了

蚌埠还有那些大型企业,烟厂酒厂汽车下游产业化工厂丰原集团?还有哪些?谁来告诉我呀!
我一直以为蚌埠没有发展工业的优势,首先缺乏资源,连电力都要经过淮南煤矿火力发电。其次缺乏资金。再者缺乏高技术人才,因此只能进行一些下游产业。当然也有优势,那只有交通了。-----这个年代连交通都算不上优势。

以此为基础只能联系其他城市进行一些产品的中间加工或者物流产业,其实过去我一直认为蚌埠的二马路太平街是支柱商业,因为这两条街担负着将广东江浙的小百货转移到皖北小城镇农村的任务,即便是现在政府还是着力建设光彩路桥等二级批发市场,所以物流中转
--------对二马路太不了解了,二马路当年在中国地位是和武汉汉正街,沈阳五爱市场等齐名的中国4大小商品批发市场。当年义乌还在种地呢。只是某些市领导的失误或者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造成的惨淡。关于光彩重点是房地产,而是安庆人销售的一种策略罢了,目的不是做批发市场,而是房产销售,当然其中包括汽车站的改迁等等。看事情不能只看表象,要看清楚内在

,我觉得自始至终都会是蚌埠的重要经济组分。但是该产业资金要求偏高,容纳的劳动力较少,空间不大。一些小规模的轻工业也很有空间,例如一些装潢用品的加工,玻璃饰品,滤清器,汽车零部件等等。尤其是汽车产业,将成为未来半个世纪内发展中国家的蓬勃产业。但是蚌埠不可能发展整车企业,因为这个对资金技术市场的要求太高,但是完全可以建设很多附属产业。滤清器个人觉得是不入流的,虽然蚌埠优势很大,但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其资源成本太大,国家以后为了环境考虑肯定要制约。但是汽车电子产业和附属系统有可能在蚌埠建立一些小规模工厂。---
----这段话容易让人笑话的,具体的就不说了

要说大企业,貌似也就是丰原能在全国有点知名度,但是几年来,论坛上已经是怨声载道,工人工作生活条件简直可以和文革时期政治书里描述的帝国主义下的被剥削者等同了。但是不可否认这么大一个轻工业企业,仍然是蚌埠的支柱,他提供了上万的就业岗位。而且听他广告里说,也是引进西方的高级技术,甚至还有几个比利时人做技术顾问。这个企业对蚌埠究竟是贡献大还是……?
-----污染的厂只有在发展中国家才会有,包括丰原的发家也沾了某些战争的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反之如果前人砍树呢?不言而喻

那么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蚌埠的那些企业会有发展呢?说实在的,蚌埠的环境很适合服务业,金融衍生产业的发展。但是我是个经盲,这些方面还指望达人补充了。
-----看出来了

猪头大叔 发表于 2009-12-3 23:07:13

另外蚌埠如果想发展,可以在淮河大题和龙湖方面考虑着手做点文章
具体的实在懒得说了
因为蚌埠当官的实在太能喷了

数学家诗人 发表于 2010-10-30 02:00:07

长时间不上自己顶下

数学家诗人 发表于 2010-10-30 02:00:21

看看多少实现

头型吓能乱 发表于 2010-10-30 08:17:04

AGAINANDAGAIN 发表于 2010-10-30 09:36:58

现在是外向经济,海洋时代,铁路作用被严重削弱,国内运输方面还被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冲击,不只蚌埠,中国外国都一样,国内的铁路枢纽,徐州曾是江苏老三,仅次于无锡,南京,现在基本被苏南甩远,而且润扬,苏通大桥修通后,苏北老大地位亦不稳,大有被扬州,南通超越之势.郑州,由于位于内陆且为省会,发展尚可,但也被追兵洛阳咬的很紧,石家庄,更是悲剧,沿海的唐山不鸟它,京津周围城市不鸟它,就连保定这些渐渐衰退的老牌城市也不鸟它.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蚌埠城市发展的几点问题有些想不通,恳请达人解惑,小弟在此谢过了。--支柱产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