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教育公平绝不是平均主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因此,教育公平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我们对教育公平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教育公平主要是指为每个公民提供平等学习发展的机会,包括入学机会的公平、公正,享受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使每个学习者都能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将来获得事业的成功。 文艺复兴时启蒙学者为了反对神权,提倡人权,曾提出人生来是平等的,这是指的人的权利的平等。人的权利是平等的,任何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宪法上都写得很明确。但事实上人生来是不平等的。有的儿童出生并生活在发达的城市,有的儿童出生和生活在荒僻的农村,他们的生活条件是不平等的。由于生活环境的差距,加上长期以来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的不公平。因此,要实现社会公平,就要对长期得不到公平的弱势群体实行政策性倾斜。社会发展是如此,教育更是如此。例如,我国的少数民族,长期处于不利的环境中,特别是在文化教育方面比较落后,如果不给予大力扶植,实行倾斜政策,他们将永远跟不上主流社会发展的步伐,那又谈何社会公平?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也有同样的情况。他们长期为全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长期得不到充足的教育资源,这公平吗?今天,我们的教育向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倾斜,只不过是对过去重视不足的补偿,也可以说是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一种反哺。这才是实施真正的教育公平。同时,只有提高当地教育水平,才能提高当地民众的生存能力,才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全国各地经济社会相对均衡发展以后,我国才能真正进入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教育公平绝不是平均主义,只有采取不同政策使弱势群体得到政策的优惠,才能真正促进教育公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发布的《教育2030年行动框架》提出总目标是“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提出的7项目标和3项措施,主要是关注消除性别差异、确保残疾人、原住民和弱势群体接受平等的教育和培训。可见,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教育公平,也必须向弱势群体倾斜。上个世纪末,我曾在巴黎访问了一个“教育优先发展区”。我开始不理解什么叫“教育优先发展区”,区督学向我解释,因为这个区大多是非洲移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儿童的学习成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国家把这个区域定为“教育优先发展区”,在经费、教师编制上都比普通地区宽裕。这就是向弱势群体进行政策倾斜的例子。我国也需要有这样的优先政策。 当然,实施倾斜政策重点应在增量上下功夫。要增加对西部地区、包括不太发达的中部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在高校招生政策上也要根据人口的变化,在保持存量、提高增量的基础上,上调那里的名额。同时减少不合理、不必要的加分,使得政策倾斜能够真正落实,同时又保障了总体公平。总之,在促进教育公平时需要考虑全国大局,结合我国国情,照顾到民众心理。大众也要从大局出发,理性地理解教育公平,维护教育公正。
继续忽悠 也就是说现在的政策是合理的,是对的,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现在天天学两学一做党费大幅度提高!鸭梨好大 继续扯吧。把好政策都给大城市吧。您敢说不是吧。。。。
不是平均主义,就是地区歧视。
http://app.ahbb.cc/upload//img/20160617/1466104105390689mb.jpg
来自蚌埠论坛APP 有的适合当体育运动员 竟技比赛。如踢皮球 拳击。
老黑 游泳不行 田径 飞毛腿。穷文富武。营养要跟上 牛肉牛奶鸡蛋 管够。 手指头短的 确实不适合弹钢琴 弹棉花 绰绰有余。 人家是不要薄弱再薄弱,不平均化的表象是消减两极分化的努力;
到你这成了强者更强,薄弱更薄弱,不平均化成了掩饰两极分化的遮羞布,还大秀什么指标补贴,美曰补贴是为了更公平。看不到两极分化更严重吗,不要再把草民当傻吊忽悠啦,你让草民能到北京考试就行啦,不要你补贴人家农民的薄弱
去你妈的人民日报,说的比唱的好听!:@:@:@ :lol:lol:lol 为什么人均收入就搞平均主义?而且还是嘴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