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个人对教师补课的看法
教师补课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涉及老师、家长、学生、管理当局等各方的利益。老师的收入水平呈一个倒金字塔的格局,越向上工资越高,城市高于农村,大学高于小学。很显然,在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中小学老师的工资收入确实很低,也就三千左右吧。这个收入水平,想要买房买车,过上小康生活确实不够。这一点,大家必须承认。
那么,全国几千万老师,大部份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他们想要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能不能实现,有什么办法实现?那只有补课创造点外快了。据说,一些有名气的高中主课老师,一个暑假的补课就能进项好几万。
说完现实,再说说各方的态度。教师主管当局肯定是明令禁止的,但基本上民不举,官不究。老师不搞到天怒人怨,学生和家长估计也不会举报他。那怎么样会搞到天怒人怨,就是很多贴子里说的,上课不教,补课教。这样的行为就属于出格了。然后,老师内部,估计也是不平衡的多。补课的多是英语,数学等主课,其他课的老师不补课,也会羡慕妒忌恨,说不定也会举报。学校也是懒的管,或者管不住,校领导当然心知肚明。教师收入增加了,怨气少了,自然学校会和谐好管理。
下面再说说个人认为的解决之道:政府应该在教育投入上,改变以往偏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的理念,增加中小学老师的收入。但这一点其实很难,现在经济下行,教师工资能保障已属不易,何谈提高?估计九十年代拖欠教师工资的事情又会大规模发生。第2点,教师补课应坚持双方自愿的原则,教师不可强迫家长及学生接受其安排的补课。在央视播出的《好大一个家》中,高中老师就在家中给学生补课。说明在这个问题,其实全国都一样,哪里都有,根本禁不住的。既然禁不住,那就想办法规范,管理。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补课。一要向学校、教育局报备,二要缴税。三、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兴建贵族学校,吸纳高素质的教师。没办法,社会就是这么残酷。以后的状况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上贵族学校,出国留学,穷人孩子读公立。把补课的钱去缴贵族学校的学费。
本身,学生补课就是资本的力量使然。但我们坚持的原则是,必须保证普遍人的孩子在课堂上能得到公平的授课。
在今天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就不要再说师道尊严的话了。清贫,不应该是教师的标签。
教育,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艰苦智识的挑战。可这种“快乐教育”的结果是:光玩了六年,基本礼貌、知识、能力和视野一个都没有,还一个个心比天高,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受不得管、吃不了苦、听不得骂、学不会基本加减乘除。我就想问问那些由着孩子减负的家长,你家存款后面究竟有多少个零,就这么有底气让孩子在基础教育的阶段,没头没脑的玩?
那个最先给孩子端出“快乐教育”鸡汤的究竟是谁?真应该逮住好好打一顿。
看看日本教育、看看韩国的高考,再看看欧美精英们提前学大学课程,说国外教育轻松的,是没有认清其通过教育的商品化完成淘汰的本质。平民家小孩四点下课高兴玩儿去了,精英阶层的孩子们要付出额外的金钱精力购买教育,学乐器、学法文,以此作为大学精英教育的敲门砖。中国的教育系统只看到人家快乐,背后的机制却没考虑过。本来中国教育也就基础教育还算扎实,这一下,自废武功了。
当年作者本人还是教育系小研一枚,旁听教育界元老们讨论素质教育改革。犹记一位老教育家,梗着脖子倔着脸说:“我不同意降低教材难度。这点难度都接受不了,孩子们将来还能干点啥?四点半就放学也是胡闹,会教育的家长把孩子接回家辅导,不会辅导的家长呢?让孩子回家看电视?这哪是减负?这是拉大教育不公!”
毕业多年,方知这才是真理,是良心话。
第二碗鸡汤:充分释放天性
某一年,和孩子他爸在餐厅吃饭,隔壁的三岁孩子没有一秒消停的时候,奔突吵闹,破坏了静谧美好的气氛。我看不过去,对那位妈妈悄声说:“让孩子小点声好吗?大家都觉得很吵。”
那位孩妈一脸无辜的说:“孩子天性不就是活泼吗?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呃,好吧, 我带着“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的表情默默退下。孩子他爸对这位妈妈没有客气:“这样的孩子已经不是解放天性,而是侵犯他人”。
这年头常见有人把孩子的大声尖叫、粗鲁没礼貌、抢人东西、随地大小便这种没教养的行为,当作孩子天性。更自恋的父母,还会把这当成孩子真性情。但是别忘了,除了释放孩子的天性,做父母的更要教会孩子在公众场合遵守基本底线。既是这个社会的一员,就必须遵守社会准则。一味的放纵自由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自由永远是和规则伴随的。
再说,别老听鸡汤里说“天性与自由”,教养该教就得教。教养不光是恪守公共底线,往高层次说,还是发自内心的温暖、坦荡,是替人着想,是予人予己最大的善意。孩子有权利活泼,周围人也有权利享受安静、舒适和不被打扰的旅程。一个把天性凌驾在社会规则上的熊孩子,父母首先该醒醒了。
又一年,我独自带孩子坐飞机回老家,旁边落座的男子一看这个一两岁的孩子,立刻面色一紧,以为旅程又要被熊孩子虐惨了。行程过半,看到我准备充分,孩子举止有规矩,没影响别人,才释然下来。只图孩子释放天性,那叫任性,不给周围的社会人添麻烦,才叫为人父母的责任。
第三碗鸡汤:成功和学历没关系
中国孩子还常喝这样一碗鸡汤:大学生都在给初中同学打工,小学毕业的都给博士当老板了——所以,学历高没用,将来给人打工妥妥的。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将来总会成为管理界的奇才。
我一直很好奇这碗鸡汤是哪个庙里端出来的,直到我看见一则类似的励志帖:
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
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棠、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但现在默默无闻。后者落榜,但都流传千古。结论是:成功和学历并没有半毛钱关系。
来做个基本算术:初中毕业管理大学生的,有多少人?算几万好了。初中毕业的人又有多少?上亿。所以前者是不是凤毛麟角?学历高低和成功呈正相关,毫无学历却功成名就,是小概率事件。而且,初中毕业就能打拼天下,这种人必定是人中龙凤,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能力和眼界,而绝大多数的孩子资质一般。以这种小概率事件告诉孩子“不上大学也没关系”,不是耽误孩子前途是什么?
我有个同学,就受了这样的蛊惑,高中毕业只读了两年专科便去应聘,处处碰壁。每家HR都告诉他招聘底线是本科。他那时才明白,学历也许不决定未来的高度,但绝对能大幅度提高奋斗的起点。
喜欢用“我的孩子学历不高,但是将来能管大学生”这样罕有事件来自我安慰的父母,还请细细体味这样一段话:“在大道上辛苦前行的人往往羡慕另辟蹊径者的迅速登顶,抱怨自己太累太慢,却从来不去想那条小路上布满了多少荆棘和凶险,以及多少人在那里摔得粉身碎骨。”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孩子(当然也包括我的孩子)而言,有个学历护身,已经是普通人的幸福坦途。不读大学,不见得能做成老板,但肯定给别人打工都困难。鸡汤喝的微醺的,醒醒好吗?
以上,就是中国父母最常喝的三碗鸡汤。我总是亲见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这样的:素质教育是快乐的,孩子的天性是要顺从的、自由发挥的,前途是必定能够成功的。
而客观事实是:孩子是要从小对他说“不”的,公共底线是必须遵守的,智识挑战的艰苦是必须的,大多数孩子都是中人之姿的,超出常人的成功则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以上的事实,我们必须常常拿出来让自己警醒。您觉得呢? 看看、、、 渐行渐远- 发表于 2016-3-17 10:02
教育,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艰苦智识的挑战。可这种“快乐教育”的结果是:光玩了六年,基本礼貌、知识、能力 ...
转载自朋友圈.
渐行渐远- 发表于 2016-3-17 10:02
教育,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艰苦智识的挑战。可这种“快乐教育”的结果是:光玩了六年,基本礼貌、知识、能力 ...
四点半就放学也是胡闹,会教育的家长把孩子接回家辅导,不会辅导的家长呢?让孩子回家看电视?这哪是减负?这是拉大教育不公!
这篇文章很有道理,建议单独开一篇帖子
算了都有规定了 老师兼职有偿补课是不合法的 还讨论什么啊一旦被发现 都是开除的事不信你们看看吧 他自己 发表于 2016-3-17 10:10
四点半就放学也是胡闹,会教育的家长把孩子接回家辅导,不会辅导的家长呢?让孩子回家看电视?这哪是减负 ...
借楼主宝地一用.
算过学生家长的负担吗?现在一个初中生,一次补习的费用是40-50元,这还是大课。如果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生物 这几门课都补习,一门课一周上一次,那一周就是200-250元,一个月至少需要1000元的费用,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这不是一笔小的开销。
来自蚌埠论坛APP 都想着怎么挣钱了,谁还有心思好好备课,教学呢,, 那个最先给孩子端出“快乐教育”鸡汤的究竟是谁?真应该逮住好好打一顿。 楼主说的比较中肯,赞一个!!! 十楼说的是呀! 孩子在老师眼中就是唐僧肉,而且生源远远不断 他自己 发表于 2016-3-17 10:10
四点半就放学也是胡闹,会教育的家长把孩子接回家辅导,不会辅导的家长呢?让孩子回家看电视?这哪是减负 ...
赞同!
他自己 发表于 2016-3-17 10:10
四点半就放学也是胡闹,会教育的家长把孩子接回家辅导,不会辅导的家长呢?让孩子回家看电视?这哪是减负 ...
楼主有才,赞一个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