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qiuzhiying 发表于 2015-4-6 18:15:19

四裤全输 发表于 2015-4-6 17:51
http://www.henanwenke.com/lishi/ShowArticle.asp?ArticleID=6673

分析以杨树诚面粉厂为代表的民族资本 ...

{:soso_e179:}

十八子 发表于 2015-4-6 18:15:20

muqiuzhiying 发表于 2015-4-6 17:49
门楼子如果不拆除,也许文物群的整体感能再强烈一点吧。
不知道那门楼子距离朝阳桥有多远

因为建朝阳桥,后退了十五米。

   

   

十八子 发表于 2015-4-6 18:16:30

蚌埠新华 发表于 2015-4-6 17:21
90年代初负责基建的杨科长是不是杨老板的子女。

不是。杨三没有后代,,

超越海纳百川 发表于 2015-4-6 18:23:09

{:soso_e100:}

十八子 发表于 2015-4-6 18:24:19

书生意气 发表于 2015-4-6 12:38
说的不太详细,能说说信丰面粉厂嘛?

   信丰面粉厂也是原先杨三(面粉厂老板)的产业,后来公私合营的时候,宝兴变为国营,信丰变为大集体,里面的员工绝大部分是宝兴员工的家属和子弟。宝兴和信丰以铁路线为界,北面靠近淮河三号码头的是宝兴,信丰在铁路以南路西,也就是现在的盐业公司对面。后来也是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

四裤全输 发表于 2015-4-6 18:25:16

十八子 发表于 2015-4-6 18:16
不是。杨三没有后代,,

在上海

115794 发表于 2015-4-6 18:31:11

红公鸡 发表于 2015-4-6 18:35:36

十八子 发表于 2015-4-6 18:43:54

易羽 发表于 2015-4-6 16:57
信丰面粉厂在老盐业公司对面,厂的性质属于大集体,可惜跟宝兴面粉厂一样都倒闭了

是滴。当年进厂的时候,就听我师傅灌输厂子的历史。说是杨三(杨树诚)原先是黄包车夫,一次,拉了一位德国工程师,工程师下车的时候落下了公文包,杨三原地等了好长时间,工程师返回找到杨三后非常感动。就问杨三除了拉车还会干啥,杨三说会磨面,其实杨三说的是当时中国农民的传统磨面方式,就是人工拉磨或是驴拉磨,但德国人不知道,就为杨三开了一家面粉厂,运来德国机器。当然,这里有些是传说了。80年代,面粉厂带动十二台磨粉机的是一台电机,到现在我也没再见到过比它还大的电机了,直径有两米多。

四裤全输 发表于 2015-4-6 18:50:17

十八子 发表于 2015-4-6 18:16
不是。杨三没有后代,,

手上有 凤阳县 现面粉厂址 的地契,见 淮河晨刊

muqiuzhiying 发表于 2015-4-6 19:08:08

115794 发表于 2015-4-6 18:31
因为要修建朝阳桥的引桥门楼处在拆迁区域所以拆除,当时为了建设强拆文物现在又因为文物匮乏而后悔当初拆 ...

过去的,也就过去了。
人生如梦

115794 发表于 2015-4-6 19:13:46

muqiuzhiying 发表于 2015-4-6 19:20:27

115794 发表于 2015-4-6 19:13
蚌埠日报前一段时间专门报道了这个事情,文物不能因为城市建设就要拆除,更不能为城市建设而让步!失去了 ...

过去的也就过去了,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就看今人和后人能不能创造辉煌灿烂的新历史了,期待着。。。

相逢在春天 发表于 2015-4-6 19:32:07

历史记忆

⊙淮河边⊙ 发表于 2015-4-6 19:46:50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蚌埠的“老事新说”宝兴面粉厂(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