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二中是首批安徽省重点中学,同时也是首批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蚌埠二中今年高一新生将设7个“实验班”,每个班54人,按照分数排序择优进入。然而,一些家长发现,班上并不止54个学生。对于“超额”的学生,校方回应是“协作单位子女”,因为学校在建设中曾得到这些单位大力支持。
家长:实验班学生超额
赵梦(化名)是蚌埠二中今年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可可(化名)的家长。上周,她带着可可去蚌埠二中的“中字班”(市教改实验班)报名,发现了奇怪的事。赵梦说,家长们都知道“中字班”,每个班上有54人,但是她发现孩子所在班级的编号就有60个,怎么会多出来几个学生呢?
记者了解到,按照蚌埠二中的规定,今年“中字班”和“理科实验班”各有54个名额,新生把中考入校分数折合分值,再与素质测试分数两者相加,从高到低排序,择优进入上述班级。
“我们家的孩子是经过中考,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分班考试,才进入相当难进的‘中字班’的。这样莫名其妙就增加的学生,让家长不好理解。”赵梦说。
校方:超额者不占计划
记者昨天登录蚌埠二中官网,在首页看见一则“蚌埠二中2014级高一新生公告”,显示“2014级高一年级共23个班,其中省理科实验班1个,中字班6个,每班54人,共计378人。”这7个班的选择标准是,“将新生中考入校分数换算成满分为500分的分值,该折合分值与本次素质测试分数两者相加,从高到低排序,择优进入理科实验班和中字班。”
既然每个班54人,那多出的“超额学生”都是什么人呢?8月14日,蚌埠二中对家长的质疑进行了回复,称“7个班里多出的人员为协作单位子女,并不占用每班54人原计划,故班级人数超过54人。”
蚌埠二中校长李新义称,二中在新校建设中得到了协作单位的巨大支持。
教育局:不违规招生就行
蚌埠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李克勤科长说,蚌埠二中开设的“理科实验班”和“中字班”已经有十几年了,从程序上说是没有问题的,省内的一些名校也都有类似的班级存在。
针对“协作单位子女”进入“实验班”一事,李克勤认为,按照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对于分班的操作,应该坚持“校长负责制”,从坚持学生学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只要不违规办学、招生应当就可以了,“限制太死,会限制学校的发展”。
对话
校长:协作单位名单不能公布
昨日中午,针对此事,蚌埠二中李新义校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协作单位”存在多长时间了?能否公布下是哪些单位?
李新义:“协作单位”不是现在才有的,公布出来不妥,也不能公布。
记者:为什么“协作单位”的子女可以上实验班呢?
李新义:新学校刚才你也看了,一年的时间就建起了新校,这是很多部门给予了绿色通道的缘故。可以说,二中的建设是得到了周围单位甚至是社会各界的巨大支持。
记者:那分班是学校的一种感谢吗?
李新义:不好说,为了二中的发展,为了蚌埠教育的发展,新校的建设过程中,我作为校长也是到处求人,我们找别的单位办事,人家单位都超常规的协助办理了。你说,我该怎么办?不过,说回报也不妥当。(记者注:鉴于原先位于胜利中路的老校区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经过短短一年的建设,2013年9月,总投资近5亿元、用地面积约305亩的蚌埠二中新校区投入使用。)
短评
公布协作单位才能祛疑
一个54人的实验班,多塞几个额外生,从教学质量上来说,确实没多大影响。令家长生气的是不公平:凭什么我的孩子得拼分数,别人孩子能拼爹?
李新义校长说,把“协作单位子女分班优待”说成“回报”不妥当。这当然不妥当。
别人帮了我,我就得回报他。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是一种美德;但如果上升到公权层级,就难免让人产生权权交易的怀疑。
在蚌埠二中新校区建设中,协作单位“超常规”协助办理,不管有没有触犯法律红线,如果借此让子女破格进入实验班,就脱不了以权谋私之嫌。
教育部门说分班不违规,但其他领域就不违规了吗?公布协作单位名单,让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才能让是否存在“权权交换”水落石出,也才能让协作单位子女上学不被人议论。
虽是省凤尾,却是市鸡头,所以才牛:victory:;P 用事实数据说话 二中敢说出事实吗 说实话,这几年蚌埠的JY搞成这样,主管部门难辞其咎 路过~~ 淡定淡定 发表于 2014-8-20 21:11
楼主有何凭据说蚌埠教育正常情况下肯定倒数第一!你是省教育局的?还是所谓的内部人士?请把数据拿出来。
数据?你上百度看看也许都能知道。
:victory: 好好扯吧;P :lol:lol;P 市区的教育估计现在都跟不上怀远县城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