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蚌埠电视台“淮河晚报” 请你别拿口号来糊弄百姓!!!》的情况说明
我是电视台“淮河晚报”栏目热线接听人员,下面就《蚌埠电视台“淮河晚报”请你别拿口号来糊弄百姓!!!》的帖子做几点说明,请网友明鉴!昨天早上一上班,一位热心市民打来热线电话,问:我反映的问题,你怎么还没解决?我当时有点回不过来神,“淮河晚报”每天新闻热线都有几十个,哪能记得清楚呢?于是就问是什么问题。原来这位市民上周五反映计划生育服务站附近有一棵小树,有人在上面系上了绳子荡秋千,希望我们去报道一下,把这个秋千去掉。
按照我们的工作流程,“淮河晚报”新闻热线一般都是及时分发给记者的,具体拍摄进展热线人员并不清楚,于是栏目进行了解释。这位市民说,上周四给你们反映的问题,你们一直不解决,她十分生气:你以为我打个电话就算了,今天还有人在上面荡秋千,跟你们反映这么长时间了,你们也不解决,我已经拍下了照片,要反映到SHI领 导那里去,你们要不问,就发到网上,给你们曝光。我当时说,现在每个记者手头上都有题材要采访,你曝光也没有办法,我们不是解决问题的部门,我们只是反映问题的。她说,小树也是有生命的,看到那些人在上面荡来当去,心里十分难受,你们太不负责任了。我一再解释,记者手头可能有几条稿子在做,稍后肯定会去采访。
这通电话过后约10分钟,这位这位市民的妹妹再次打进电话,说你把我姐都气晕了,你要负责任。我说什么气晕了?这位观众说,你讲话不好听,我姐都录音了,就是反映的荡秋千的事。我说她很生气我知道,她很热心我也知道,但她没怎么给我说话的机会,我怎么能气她呢?她说,我姐姐已经录音了。我说,如果她有录音,如果我说过这样的话,那请她上传到网上,看看我有没有气她。这位市民最后结束通话时表示,限我们在下午她姐姐路过这个地方前解决这个问题,否则要反映到SHI 领 导那里。我们一再表示,我们只是采访部门,无法解决问题,但是会及时进行采访。孰不知,“曝光”我们的帖子,昨天中午就出现了,并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昨天下午,栏目组和这位反映问题的市民进行了联系,和她沟通了两个问题:1、她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记者已经到实地进行拍摄,但现场没有找到有人荡秋千,栏目组将继续采访。这位市民表示,她不是要我们去采访,是想让有关部门来把这个秋千去掉;2、栏目组没有人说过“你是不是很闲呀?”这样的话,为什么网上说我们说了这样的话?她表示栏目组确实没有人说过,她也表示自己不会发帖,不知道网上的帖子这些事。
在此,我们向这位热心市民表示感谢,谢谢她关心市民的生活环境,对不文明行为敢于仗义执言,也谢谢她对“淮河晚报”节目的关心、关注和督促。如果我们热线人员语言有不妥当的地方,我们诚恳地接受她的批评并改正。如果这位市民当时进行了录音,也欢迎她将完整的录音上传到网上。
蚌埠论坛是网友共同的家园,网络是个开放的平台,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我们也衷心感谢广大网友对我们的批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在论坛上继续接受大家的批评,深刻反省。
最后我想替栏目说几句:“淮河晚报”每天接听电话有五六十个,绝大多数都是反映问题或者投诉、咨询、建议的,针对这些问题,能采访的会分派给记者进行采访。大部分内容我们无法介入采访,无法一一进行回复,但我们都是耐心倾听并仔细记录,有些问题会反馈到相关部门,不可能出现讽刺挖苦反映人的情况。但是,在每天工作中,也有个别市民,自身问题得不到解决拿热线人员撒气,甚至有些被批评的人,深更半夜打电话进行谩骂和指责,对这些,热线人员都是默默承受。我们深知,群众利益无小事,每一个热线都是对栏目的支持和信任。
此外,栏目组和这位热心市民沟通十分顺畅,她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着手进行采访,今天上午联系了相关部门去现场解决,节目将在今晚的“淮河晚报”中播出。我们声明,“淮河晚报”无意进行任何炒作,那对节目自身是一种伤害。我们的《说明》也无意针对她人,但对于容易引发网友错误情绪的东西,还是公开解释一下为好。我们只是说明一下事情的经过,希望大家不要误解我们发表此贴的初衷。
谢谢! 沙发? 路过,笑笑 这个 有点小题大做了 只是为了一分 什么事该,也够无聊的!!! 玩完秋千也没什么的呀?? 说的太多懒得看。混分走人 态度很好,继续。。。。{: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市民反映问题的动机是好的,应该谢谢她;电视台的“说明”也是及时和必须的,至少是可以看出负责任的态度以及自证清白的举措。当然,对这么一个拴着小秋千的小树来说,当事人如果很心疼,倒是可以先拍照留存,把照片发到电视台做个说明,然后搬个梯子把小秋千拿掉,这样对小树,对当事人可能结果会更好些。 有回复,赞一个,也希望原帖的发帖人讲事实,别误导坛友。 现在和谐家园开发商忽悠购房者学区不给解决,你们可以去报道报道 难道你承认电视台就是假药台吗?难道淮河晨刊报到的都是真实的,有的时候也许你们自己都被骗了,无形中成了坏事的帮凶 在此,我们向这位热心市民表示感谢,谢谢她关心市民的生活环境,对不文明行为敢于仗义执言,也谢谢她对“淮河晚报”节目的关心、关注和督促。如果我们热线人员语言有不妥当的地方,我们诚恳地接受她的批评并改正。
这样的回答我们爱听,如果所有部门都能像这样虚心的接受来信来访,估计进京呀、拉横幅等活动就会很少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