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排队---记蚌埠一家医院就医琐事
本帖最后由 小庄 于 2012-12-10 21:08 编辑中国式排队
孩子病了,带去医院就医。
一大早医院生意真好,无论哪个窗口都挤了很多人。医院是家3甲级别的大医院,硬件条件已经可以赶上发达地区了,多种电梯方便了不便上下的人,LED灯贴的到处都是,照明可以与宾馆媲美,大冬天室外手都懒得伸出来,而医院的暖气开的跟不要钱似的,气味也不像以往刺鼻。
无容置疑,医院与时俱进,很多确实走在了前面,老百姓应该值得称道。
医术如何水准,这可能需要专业的角度来测试,我们只来看因为着凉引起的呕吐,小毛病,用不着想多。
挂了儿科按照指示牌径直找着了大夫工作的房间。一进门,吓一跳,全是人,画了半圆围着大夫的办公桌,以至于不见大夫只见人群的背影。
我瞅着个缝隙,把病历与卡塞在桌子上排队,在我们前面有厚厚一摞子病历。
我不习惯挤在人群里看大夫的头顶,大夫是一位慈祥的老妈妈,满头白发已经稀疏不平,中间呈一个小凹坑。于是我退了出去,让孩子站在我身边,静静地等着。
儿科来的人大多是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一个孩子病了,可能要陪同3-4个焦急不堪的大人,而大家相互挤在一起,尤其还抱着孩子一起挤着拥着,会否增加交叉传染的概率?
面对拥挤的人群,这一幕突然使我想起了八十年代挤公交车的情景。别人都在往上挤,我不挤能上去车吗?
挤上去能否加快时间轮到自己?或是说听大夫给别人孩子病情怎么说?我想起了最近议论的中国式过马路,不管信号灯与否,只要凑齐了人,人多就可以一起过马路。
实际上如今的就诊环境已经改善多了,硬件提升的非常快,可是医院在服务方面还真的有待提高。半个多小时没人出面来维持这里的环境,一个大屋子就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大夫坐诊,不时还有加队的人,大夫还要不断接科室里的电话,别的科室医生护士还不时来打岔,难为这位老医生了。而十几个孩子急需康复,此时患者家属心情也容易理解。
医院面子工程做的不错,这不需指责,也有必要,改善就诊环境是好事,但我们有了新的鞋子能否再把那双烂个洞的臭袜子换掉呢?
令人不爽的病以及给人添堵的中国式排队,这个寒冬里都需要诊治。 应该文明就医的,排队很重要,体现一个城市的素质! {:soso_e101:} 这样的习惯还是要养,这样的日子还是要过啊! {:soso_e134:} {:soso_e176:} 而立彷徨 发表于 2012-12-10 2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该文明就医的,排队很重要,体现一个城市的素质!
方便他人的同时必定会方便自己。
素质是种习惯,养成了无论好坏都难改。
阳阳他爸 发表于 2012-12-10 20: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ttp://img170.poco.cn/mypoco/myphoto/20121210/20/65204274201212102037283980590969269_009.gif 9579耿怀 发表于 2012-12-10 2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样的习惯还是要养,这样的日子还是要过啊!
城市里BMW、奔驰、卡宴日益增多了,各种豪华小区也开盘入住了,而我们的城市软件还远远未跟上时代发展。
有幸在上海陪朋友看了一次病,是喊号的,和银行差不多。不过不知道有没有银行那种恶心人的维阿屁 你讲的是蚌医附院新门诊吧。。。。 令人不爽的病以及给人添堵的中国式排队,这个寒冬里都需要诊治。
说的好! 千鸟 发表于 2012-12-10 2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幸在上海陪朋友看了一次病,是喊号的,和银行差不多。不过不知道有没有银行那种恶心人的维阿屁
维阿屁如果实行到医院中,那会让大家重新又回到解放前。
银行只认钱,多少它还能自圆其说。不过已经很让人生气了,我有时在想,等我有钱了,存个3、5亿的,行长会不会增加擦皮鞋服务,而且他亲自操练。 狱医 发表于 2012-12-10 21: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讲的是蚌医附院新门诊吧。。。。
胜利路上的3甲 路过、、
页:
[1]
2